第(3/3)頁 因為郭鵬嚴格的手段打擊,反對派士人的團體發生了較為嚴重的內部分歧,引發內訌,很多人寧可棄官不做也不要繼續上表和皇帝作對,于是乎反對派的處境就更加糟糕了。 上下串聯卻串連不到太多可以提供幫助的人,主動向部分豪強出身的官員遞上橄欖枝,卻被默契的無視。 于是他們知道了,在他們沒有抵達洛陽的時候,皇帝已經完成了與他們之間的利益交換。 皇帝一定已經與他們達成了某種協議,比如黃龍殿會議之后扶持一批新的經典家族之類的,才能讓這批人團結在皇帝身邊,擺出了一副銅墻鐵壁的架勢,齊心協力的要干掉這些反對派。 能讓這些豪強官員拒絕與反對派士人合作的原因,也就這些,不可能更多了。 無奈之下,他們只能寄希望于黃龍殿會議,派出族中精英加入蔡邕領頭的五經考證團隊,打算為自己的家學竭力爭辯。 與此同時,他們依然不放棄掀起輿論,甚至利用起了讖緯學說,說什么星象有異,天象也有問題,這個時候要是動了國家文脈,必將生災禍之類的。 持這種言論的不乏一些廣有名望的老學究,他們說這種話還是挺有市場的。 不過郭鵬對此早有預料,也有相對的應對措施,比如派出終極口嗨武器陳琳和皇家專業團隊——太史團隊下場辟謠。 雙方就天象問題展開終極對決。 一方說動搖國家文脈要面臨大的災禍,這是天意。 一方說變革國家文化思想是天命所向,天意所指,這是理所應當的,只會讓國家更加昌盛。 雙方各執一詞,激烈對線,互相嘴臭,使得輿論場混亂不堪。 好事者甚至無法斷定到底誰對誰錯,以至于對現有的星象學說和讖緯學說產生了疑惑和質疑。 雙方不斷地爭奪輿論制高點。 二月底,郭鵬設定的最后期限來臨之際,一共十五家家法代表人用盡一切手段跨越重重艱難險阻抵達了洛陽城,加入了黃龍殿會議。 而除此之外的那些家法家族,除了躺贏的,剩下的已經成為被代表之人。 在郭某人的陰謀詭計之下,能為他們說話的,只有除開躺贏的三家之外,那十二家經典傳承家族。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