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一百六十四 左伯獻紙-《東漢末年梟雄志》
第(2/3)頁
改換門庭是一回事,再次學習還是一回事。
但是他們也總比那些被流放到邊疆永遠也不能回來并且完全失去了做官資格的家伙們要好得多。
總歸還有點希望,只要不鬧事,皇帝不會取消他們的戶籍。
在他們的關心序列之中,最重要的還是未來的仕途,其他的都可以暫時靠邊站。
然后,六月底,工部官員帶著左伯和他的造紙技術一起來到了洛陽。
當著郭鵬的面“展示”了他的造紙工藝,郭鵬“大喜”,又召集朝中重要的臣子們一起觀看他的造紙工藝和工藝帶來的成果。
看到這樣一條堪稱壯觀的造紙生產線,臣子們紛紛為之驚嘆。
然后左伯當眾跪在郭鵬面前,請求將這等造紙技藝獻給朝廷,以幫助朝廷更好的辦理公務。
“臣家族世代居于青州,不幸遭遇黃巾之禍,族人罹難,家產被毀,全賴陛下掃平黃巾,臣家族才有復興之日,今臣愿將造紙術獻與陛下,愿我魏繁榮昌盛!”
瞧瞧這話說的。
真漂亮。
看到不少大臣莫名的表情,郭鵬龍顏大悅。
“此舉,極大改善我朝用紙之艱難,竹簡太重,不便攜,紙張輕巧,卻昂貴,此番北伐,僅兵部便用紙十七萬張,可見我朝需紙量之巨大,左伯此舉,利國利民,我心甚慰,非爵位不能酬之!”
郭鵬當場封左伯為三等伯爵,將他封在自己的家鄉,給食邑三百戶。
然后又任命左伯為工部造紙司員外郎,專管造紙之事,所需要做的事情只有一件——更快更好更大量的造紙。
群臣都還沒有反應過來,郭鵬已經順順當當的把造紙產業納為官營,并且還給左伯封了爵位,封了官職,讓他專門負責制造更大量的紙。
左伯大喜過望,說他在青州還有大量紙張存貨,愿意一并“獻”給朝廷,“獻”給皇帝陛下,以感激皇帝陛下的恩德。
郭鵬大笑著應允。
這場大戲就這樣順順暢暢的表演完畢了。
這場大戲從郭鵬少年時期開始立項,青年時期開始創作劇本和尋找演員,然后開始導演,中年時期開始后期制作和籌備上映,一直到做了皇帝的如今,這場大戲終于完美上映,并且最終落幕。
前前后后差不多,也有三十年了。
三十年的功夫啊,這紙,終究還是站穩了腳跟,在某些人想要反對卻根本不知道該如何反對的現實之中,徹底取代了竹簡。
當天中午,郭鵬在黃龍殿設宴,宴請左伯和跟著左伯一起來到京城的造紙大匠十人,分別給與他們厚賞。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