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是真的! 簡簡單單三個字,讓鄭興國不由自主地看向辦公桌上如山的文件,這處理器是真的,那么…… 鄭興國的手,在這一刻慢慢撫摸上面前的文件。 這處理器是真的,那這里的這些文件,結合周昌耀的態度,那基本上可以判定,這些文件里面的技術,都是真的。 剛才登記的功夫,他已經把這些文件全部梳理清楚了。 分了十來個方向。 總計121份文件。 每一份技術,都是現在需要的關鍵技術,科學研究院,還有下屬的研究所,都在拼命研究的東西。 現在,很突然地出現在自己面前,明晃晃的告訴自己,你們別研究了,我們已經搞定了。 那……自己,還有下面的研究所,研究員算什么? 想到這些,鄭興國的眼睛慢慢失去焦距,在原地呆愣許久,他才慢慢轉過身,看向一直站在那里,一直保持著笑容的林語。 這個年輕人…… 他是那個567基地的負責人,他,又是從什么地方,找來那么多天才研究員的? 這一百多份文件,每一份文件里面都記錄了相關的研究員名字,其中雖然有一部分重名,但排除掉這些重復的名字后,依然可以判斷出大概人數。 5000多人。 5000多個天才。 除此之外,5000多人的研究所,哪怕是分成好幾個研究所,在國內也能排得上號。 而且,這些人不可能從地里長出來,肯定都是各個大型院校的老師,還有畢業生。 可為什么,自己一點風聲都沒聽到呢? 這…… “確定是真的嗎?確定不是像之前那個芯片組一樣?”鄭興國發懵許久,還是問出了心中的話。 “不是!”王燦很果斷地回應一聲,把電腦的線路拆下,將主機平躺,拆開,重新取出一塊處理器,換上。 開機。 這一次,沒有讓他重裝系統,而是直接進入了桌面。 瘋狂點了許久的網頁,發現只是反應速度比較慢,并不存在運行問題后,王燦拆開電腦,取下處理器,掏出小刀,對著處理器就是一頓刮。 刮下芯片,刮開PCB板,看到是五層電路之后,他立馬將手中的這個處理器丟開,取出另外一個,裝上,跟著解釋道: “自從413項目那件事發了之后,我們999所,就斥巨資把市面上流通的主流芯片都買了。” “然后我們就在實驗室刮,刮了好幾個月,尤其是處理器,我們刮得最仔細。” “而我們拆開的這個幾個處理器,芯片形制,電路板連接,層數構造,和市場上流通的主流處理器都不一樣。” “這種情況,只有兩種可能。” “第一種,他們……”王燦將電腦再次開機,抽空指一下林語,等到電腦上的windows XP畫面出現,他臉上浮現出笑容,繼續解釋道: “他們,通過某種渠道,拿到了英特爾,還有AMD,或者其他我們不知名的芯片設計生產公司的,沒有上市的貨。” “但是不太可能,因為這處理器用的是英特爾的Socket 478接口。” 說到這里,王燦拿起鄭興國電腦里那塊原裝的奔騰四,還有萊茵鋼鐵的處理器。 將底部對準鄭興國。 嗯…… 一個媽生的。 展示一會兒,王燦的聲音再度響起: “2000年11月,英特爾推出了奔騰四處理器,但是接口用的是Socket 423接口。” “在實際使用過程中,423接口無法滿足性能需求,于是大概半年后,也就是2001年5月左右,英特爾推出了Socket 478接口。” “這是獨屬于英特爾的接口。” “像AMD,他們現在最高的處理器,接口是Socket 754,今年9月份剛出的貨。” “主流是幾年前的Socket A,這是兩個廠商之間人為設置的壁壘,目的是為了劃定獨屬于自己的范圍。” “所以,按照接口來查,這只能是英特爾出產的處理器。” “可問題在于,如果是英特爾,他們不會生產這種處理器,他們也不會給這么低性能的處理器用五層PCB板。” “要不然,他們也不會叫牙膏廠。” 說完,王燦又換上了一塊處理器,手法之嫻熟,讓人嘆為觀止。 聽完解釋,鄭興國也伸手拿起一塊處理器。 處理器入手,PCB板有些鋒利,背部的金屬外殼很冰,很涼。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