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話說還沒有人上第5層嗎?” “沙特那個叫做亞西爾的老頭上去了,伊朗有一個叫做巴洛蒂的人也上去了,目前就這兩個。” “不對,是5個,剛剛又上去了三個人。” “都是哪兒的人?” “一個土耳其人,一個以色列人,還有一個你們絕對想不到來自哪里,是tnd一個俄羅斯人。” “不是,以色列人為什么會跑來這里?” “來砸場子。” “tnd,誰去問一下他的身份,搞清楚之后,我們找個機會把他做了。” “你做個屁,人家有專機直飛以色列,你除非去以色列做他,如果你敢在這里動手,我覺得你會死得非常慘。” “話說第5輪的辯論,我們能上去看嗎?” “好像可以,但是要看通知。” “好消息,特大好消息,第5輪的辯論要開始了,我們可以上去看,但是不能吵,不能打架。” “我好想打架呀!” “想打架是吧?走走走,我給你發把槍,跟我一起到加沙去打。” “滾!” 在吵吵鬧鬧中,一群人在工作人員的安排下,井然有序的登上5樓,在5樓的大廳里,一眼就看到了大廳正中央,坐在地毯上的7個人。 華貴的地毯上,阿穆勒坐在從大門進去的左邊,在他對面,是5個挑戰者。 在他們中間,林語滿臉淡定地坐在那里,悠閑的喝著茶水,等到圍觀的人到場。 大約半個小時過后,一個年輕的工作人員來到林語身后,彎下腰,小聲說了幾句。 工作人員退開,坐在地上的林語抬起雙手,用力鼓掌,將所有人的注意力吸引到自己身上。 隨后,他就開始自我介紹: “鄙人林語,因為在中東還有中亞地區都有點面子,所以呢,今天就厚著臉皮,來這里當一個見證者,只是見證者,不是裁判。” “是的,我不是裁判,只是一個見證者。” “裁判是在座的諸位!” 把話說到這里,他抬起雙手,各自對著兩邊指一下。 隨后先將臉轉向左邊。 “這位就是來自白沙瓦的阿穆勒·圖亞先生,也是這一次交流會的發起者。” “我們的挑戰者,會在這里,向我們的阿穆勒先生發出質問。” “阿穆勒先生最終的回答如何,由在場的各位判斷,我們的工作人員待會兒會送投票工具過來,你們覺得他的回答好,那就給他投票,如果覺得不行,可以選擇棄權或者不投票。” 介紹完阿穆勒,他又回頭看向右邊: “這里,就是我們的5位挑戰者。” “來自沙特的亞希爾先生!所屬派別是遜尼派。” “來自伊朗的巴洛蒂先生!所屬派別是什葉派。” “來自土耳其的奧古斯都先生!” “來自俄羅斯的門捷列夫斯基先生!” “來自以色列的阿爾伯特先生!” “現在,各位可以開始了。” 把話說完,林語雙手按住地毯,屁股往后一挪,將自己從兩方人的視線中拉開,將主場留給地毯兩邊的人。 他讓開了身位,來自以色列的阿爾伯特率先發難。 這個看上去只有五十歲左右的男人扭動一下脖子,冷聲質問道: “敢問阿穆勒先生,您對以色列的后裔啊,你們當銘記我所賜你們的恩惠,你們當履行對我的約言,我就履行對你們的約言,你們應當只畏懼我這句話有什么看法?” 地毯中間,林語聽見這話,還是放下手里的茶杯,歪著頭看向這個說話的人。 這老東西,心思有一點點歹毒。 這是出自第二章第四十節的話。 聯系上下文,就是安拉在宣揚自己的實力,然后對人做出許諾。 而以色列一直在國際上宣稱,他們在迦南之地建國,是得到了上帝的許諾。 而非常巧妙的一點,在事實的認知中,猶太教,基督教,伊斯蘭教各自的神明,其實是同一個。 但三個教派因為各自的原因,并不承認。 換而言之,如果這個阿爾伯特無賴一點,直接承認三神一體,那就等同于讓以色列的宣稱有依據。 畢竟,第四十七條的原文可更好玩兒。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