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后者則是凌道人研制出來的一次性法器,可炸塌城門,生出火海,之前簡王府大火,就是他操控雷火子所放,可以看成爆破性極強的燃燒彈。 而現在凌振手中的這把,卻是改造過了,兼具了兩者的特性,此時李彥瞄準木頭人,槍口內倏然間噴出一道流光,正中五十步開外的木頭人。 “砰——!” 一聲炸響后,木頭人上半身四分五裂,下半身開始熊熊燃燒起來。 “就是這個威力!” 凌振大喜過望,然后又驚詫不已:“林公子上手好快,我叔父還是試演了幾次,才能達到這般威力!” 李彥把玩了一番槍管,看著上面的紋路黯淡下去,詢問道:“能否量產?” 凌振明白量產的意思,毫不遲疑地搖頭道:“以叔父的本事,改造出這把‘風火雷’,都花費了偌大的心血,肯定是無法量產的。” 這答案并不意外,因為這件“風火雷”的威力太大了,別說木頭人,就算是穿著甲胄的將領,恐怕都受不起這一發。 但威力巨大固然好,卻也失去了普及的意義。 “此物看上去有手槍的感覺,其實就是一件攻擊型的法器。” “顯然凌道人的研究和《太淵鎮法》一樣,都是向上奮進,追求少而精,忽視了向下兼容,無法大而廣。” “這也很正常,符合修道之人的追求,但如果想要在俗世中發展火器,還要落在這位身上。” 李彥看向凌振,將風火雷交還:“請稍候,我正好有些設計,想讓凌兄弟過過目。” 凌振站著等待,不多時就見李彥拿著一沓厚厚的圖卷出來,遞到面前。 凌振接過,先是有些莫名,但看了一張后,立刻被吸引了:“《武經總要》?火藥配方?這些都是……槍?” 李彥娓娓道來:“這是《武經總要》里面記載的‘火球火藥方’、‘蒺藜火球火藥方’、‘毒藥煙球火藥方’,民間肯定還有更早的配方,但沒有保留下來。” “根據我的分析,這類火藥的威力強大,但極不穩定,所對應的槍,也就是‘竹火槍’和‘飛火槍’。” “竹火槍顧名思義,槍筒是由長竹管制成,射擊時由兩名士兵共同使用一條,一人持槍,一人點燃槍中的火藥,以此噴出火焰燒灼敵人,或者用來燒毀敵軍攻城的天梯,可以想象,這玩意的射程短,操作難,實用性一般。” “到了飛火槍,槍筒由十六層敕黃紙卷成,筒內裝上火藥和鐵渣末,用繩系住槍端,持槍的士兵帶有鐵火罐,內藏火源,作戰時點著槍筒內的火藥,火藥瞬間燃燒,噴出的距離可達三十步開外,燒殺敵人,就不容小覷了。” “當然,無論是飛火槍還是竹火槍,都只是最原始的管型火槍,等到改良火藥,發明出子彈,裝填在槍中,就是突火槍,仍然是以巨型竹管作槍筒,筒內安放的不僅是火藥,還有受其推動后射出的子彈,就像是凌道長的雷火子,威力又將更上一層樓。” “只是竹筒和紙筒,在幾次發射后,肯定容易焚毀甚至爆裂,最終這些火銃還是要用鐵器來制作,才能進入全新的發展領域……” 有了【量子閱讀】后,李彥大量閱讀書籍,由【思維殿堂】分門別類,在遇到了凌振叔侄后,就特意整理了火藥器械的內容出來,再結合未來的走向,進行了這些設計。 事實證明,能否吸引凌道人不說,凌振已經被勾起了濃濃的興趣:“沒想到林公子在煉器之道上有如此水平,只是看到了我的‘風雷子’,就能開創出這么多款普通人所用的‘火器’,我真是佩服得五體投地!”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