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眼見公孫昭神情變幻,耶律得重卻以為他在遲疑,是否要將自己真的帶回遼國。 對這位宋廷通緝犯,耶律得重并不了解其具體性情,也不敢貿然開口許以承諾,以免起到反作用,只有忐忑不安地等待著。 所幸沉吟片刻后,公孫昭主動開口道:“你此次全軍覆沒,回到燕云之后,又當如何?” 耶律得重淡然一笑,剛想說并無大礙,但想到遼軍兵分三路,攻河北、河東和山東,由他這位“御弟大王”統領的山東一路,居然真的全軍覆沒了,那種話實在說不出口…… 他目光閃了閃,干脆嘆了口氣:“此事至今想來,都有種恍若夢境之感……那林沖確實是蓋世猛將,還文武雙全,竟能領著一群鄉勇敗我遼軍,我契丹中無一人有這般能耐,只怕南朝更是容之不下啊!” 公孫昭臉色微沉,道袍獵獵作響。 耶律得重察言觀色,覺得自己找到了切入點,又趕忙接著道:“南朝皇帝率百官南逃,已到江南之地,我主大軍目前雖于大名府之前,卻隨時可至河南開封,破了汴梁,宋人人心自散,此番南下,道長以為是誰勝了?” 公孫昭冷笑一聲:“那你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如果林義勇將河北鄉兵團和山東鄉勇團合兵一處,趁著遼軍在河南掠劫時,從后方殺出,遼帝有沒有被生擒活捉的可能?” 耶律得重還真的考慮過這個發展。 遼人軍紀渙散,驕狂自傲的缺陷,已經暴露無遺,他在山東這幾場敗仗,其實都是基于這兩點上。 沒道理山東的遼軍是如此,其他兩路就變得完美,恐怕還會更加嚴重,一旦到了南朝的首都劫掠,恐怕收攏都難,到時候出現了萬夫莫當的無敵林義勇,天祚帝又豈會沒有危險? 但這也恰好銜接上面的話題,耶律得重繼續鋪墊:“且不說我大遼國泰民安,軍力強盛,閣下未免小覷了陛下身邊的斡魯朵……倘若林沖真要成此不世之功,在河北河南山東各地廣受軍民敬仰,南朝朝廷豈能容得下他?這等英雄人物若是被污蔑殘害,連本王都看不下去啊!” 公孫昭冷笑一聲:“呵!你倒是好心,怕是恨不得南朝自毀城墻吧!” 耶律得重進入正篇:“道長切莫不信,我大遼敬重強者,相比起南朝那個弒母怯懦的昏君,本王也更敬重林義勇這樣的人物,他若是想要稱王建制,乃至開國定都,完全可以與我大遼結盟,就如同西夏……” 頓了一頓,他語氣里帶著深深的懇切和誘惑:“到時候如道長這般英雄人物,不欲與南朝茍且,完全可以投入林義勇麾下,一展才華!” 公孫昭心里明白了:“怪不得兄長大敗此人,還對其相當重視,這耶律得重確實比起那好大喜功的天祚帝,手段陰險狡詐太多了!” 耶律得重知道,在宋遼開戰的關頭,勸告對方直接投靠契丹人,是很容易遭到拒絕的,但如果以如今最富盛名的林沖為領頭者,相信對方的接受程度就好多了,而提出這個建議的自己,當然也要好生對待,送回遼國。 當然,他這番話語也不完全是脫身之策。 如果林沖真的能割據山東河北河南等地,南朝分裂,國力大衰,和新建的王朝還要實施曠日持久的戰爭,正如之前與西夏大戰一樣,再來一場長達數十年的較量,必然要互相爭取遼國的支持。 到那個時候,遼國在戰略上就成為了真正的贏家,包括西夏在內的南方小國,日后都要對契丹人搖尾乞憐,豈不美哉? “白日做夢!” 公孫昭心中自然是將這種行徑直接否決,改朝換代不僅是要將趙宋的土地全部囊括,被遼人侵占了太久的燕云之地,乃至于遼國的草原、西夏青唐吐蕃所占據的河西走廊,前唐的領土都要回歸。 正如“佐命”前輩所言,重開日月承堯舜,再造乾坤接漢唐! 不過對方既然這般算計,他倒也不妨接下,目光中閃爍起來。 雖然沒有從對方臉上看出直接的狂喜之色,但冷面判官如果那么容易被說得喜形于色,那反倒有問題了,對方在思索,其實就意味著心動。 耶律得重心頭大喜:“遠的不說,本王還是得天所佑的,此番幾經波折,總算要安全了!” 果不其然,公孫昭沉吟片刻后,大袖一卷,將他帶起:“走吧!” 神行法再度啟動,耶律得重強忍痛楚。 相比起原著里面戴宗的神行甲馬帶人,公孫昭的神行術帶人實在是太折磨了,但現在耶律得重顧不上挑剔,越快回到燕云之地,他的心越能踏實下來。 一路風馳電掣,不知過了多久,公孫昭身形一頓,將他放下:“薊州到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