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顯然在丟棄了財物后,這段時間他們壓服手下極為勉強,小心翼翼地生怕炸營,此刻得陛下許諾,能去西夏境內大肆掠奪一番,可算是解燃眉之急了。 李彥看著一個個遼軍將領散去,分辨可用之輩,發現數目真是少得可憐,不禁暗暗搖頭,蕭兀納的背部佝僂下去,就連蕭奉先都覺得在外人面前丟了臉。 倒是耶律延禧興致盎然,看了過來:“‘佐命’閣下如此武藝,已近神明,南朝不能用你,西夏小國,想必是肯定看不上的,那效忠我大遼如何?” “咳咳咳!” 蕭兀納實在聽不下去了,劇烈咳嗽起來,蕭奉先也被這位天祚帝的自信給弄懵了,倒是李彥早就知道他是什么德行,有時候想想,低血壓待在這樣的皇帝身邊,恐怕一兩日就能痊愈,倒也微笑道:“遼帝謬贊了,我這人只選潛龍,扶持的也是潛龍?!? 耶律延禧眼睛一瞇:“扶持潛龍?” 但凡這等人物,要么自己造反當皇帝,要么就效忠現有的天子,既要冒天大的風險,自己又不當皇帝,那圖的是什么呢?他不理解,也不相信! 蕭兀納則開口道:“閣下雖為大逆,但如此藏頭露尾,顯然不利于將來舉事造反,扶持潛龍上位,老夫是信的……只不過老夫沒料到,在三國君主中,閣下最為看重的,竟是那西夏的李乾順!” 李彥道:“蘭陵王這話就不是發自真心的了,遼國天子不必說,想必大宋天子,閣下也有過間接的接觸,換成你自己,難道不會最看重西夏的李乾順么?” 蕭兀納沉默下去。 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是,如今這個年代的宋、遼、西夏三國皇帝,執政的時間相隔不超過一年,也都是年紀輕輕就成為一國的主宰,壽命還都比較長,結局卻大不相同。 趙佶和耶律延禧是亡國之君,還統統被金人活捉,在《大宋宣和遺事》里面,記載了兩人被俘后在金國見面的場景,十分諷刺。 同時根據這里面的記載,金帝完顏亮, 命令宋欽宗,也就是趙佶的兒子趙桓,和耶律延禧一起去比賽馬球,宋欽宗從馬上跌下來,被馬亂踐而死,天祚帝善騎術,企圖縱馬沖出重圍逃命,結果被亂箭射死,野史杜撰的可能性較大,但被擄后的日子也可以想象。 相比起來,李乾順卻成為了西夏的中興之主,他或許也不是特別厲害,但由于生在的時代太好,跟這兩個貨一比,頓時顯得那么出眾…… 而李彥和蕭兀納的交談,讓旁邊的耶律延禧火冒三丈。 身為堂堂遼帝,禮賢下士,想要招攬一個行刺自己的人不成,還被自己的老師公然議論,不如那區區的西夏小王,頓時感覺人格受到了侮辱,冷冷地道:“兩位既然這么看重那李乾順,朕倒要看看,他如何抵擋我大遼的精銳鐵騎,又如何做到國君死社稷!” 蕭兀納疲憊地閉上了眼睛,李彥的語氣里多出了幾分認可:“我拭目以待!”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