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他的稱呼首先改變,一下子從“林賊”變成了“林義勇”,眾人先是一愣,然后聽到后面的封王,直接失聲驚呼:“什么?封異姓為王?還不是追封!這怎么行!” 穆弘想到之前章惇以前朝舉例,解釋道:“雖然是封王,但主要是予以安撫,對比前朝就是節度使,也是山河動蕩時期的權宜之計……” “這……” 眾人文化水平比較樸實,一時間說不上話來,就覺得不對勁,還是宋清低聲道:“哪有占著半壁江山,甚至占著長安的節度使?” 穆弘啞口無言。 宋江趕忙道:“不能如此類比,林義勇是有大功,若非他帶領鄉軍,奪回燕云,如今北地確實不得太平,陛下之前被奸臣蒙蔽,才沒有及時封賞,如今幡然醒悟,林義勇封王,鄉軍上下都將得到獎賞,豈不是好事?” 宋清擔心地道:“倘若那林沖……林義勇真的為燕王,以其如今的勢力,占據北方起來,卻是更加名正言順了,到時候劃江而治,朝廷難道就能坐視天下自此兩分?萬一再率鄉軍南下入侵……” 宋江起初也擔心這點,結合天書所學,倒是想明白了:“一切都有輕重緩急,如今荊湖方臘蠱惑民心,不斷擴大地盤,是為首惡,必須誅滅,等到安穩了南方,再言其他……” “何況鄉軍的誕生,是由各村保正所聚集起來的鄉兵,這本就是朝廷之功,林義勇所做的功績,還是出于朝廷恩賞,他但凡有忠義之念,都會感恩戴德,沐浴在浩蕩皇恩之下!” “身為燕王,率軍南侵,天下有志之士,定會共伐之,蒼天在上,也定不容!” 眾人這才明白,其實還是過河拆橋那一套,先將南方的反賊收拾了,等到徹底鞏固南方各路,再以大義名分收復北方,在此過程中,朝廷敕封的燕王之名,則成為穩住對方以及限制南下的阻礙。 憋屈固然憋屈,但朝廷對那些只要還未稱王建制的反賊,都無視一切過往罪責,統統招安,這似乎也算不得什么。 面對如今各地亂局,此法或許是唯一的出路了…… 直到李逵開口:“那林沖若是不受封王呢?” 宋江怔了怔,一時間不知道該怎么回答。 自己當個官就如此興奮,那林沖也是一介白身,如今有名正言順的燕王,得朝廷認可光復燕云的大功,青史留名,如此名利兼收,還有什么不滿足的? 如果真的還要得寸進尺,那就是…… “那就是亂臣賊子,其心當誅!” 只聽得咚的一聲,宋父的拐杖重重地頓在地上:“陛下敕封這等人為王,受了多大的委屈?林賊還敢不受,可見居心叵測,圖謀犯上久矣!北方被賊軍蠱惑的愚民,也該認清楚此人虛偽的真面目了!” 任誰被定義為惡霸,三代基業的宋家莊沒了,都會深恨鄉軍和那位總教頭,而聽著那蒼老猙獰的怒吼聲,堂內安靜下來,倒也大致明白了其中的關鍵。 這和皇帝下罪己詔,是一個核心邏輯。 哪怕皇帝犯了天大的過失,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一個道歉就可以免除大部分罪責。 畢竟九五之尊都認錯了,你還想如何? 何況此番朝廷賞罰分明,還付出了實際行動,封異姓為王,自開國以來,前未有之! 這要是都不認,大義名分同樣歸于朝廷,民心也會有所反復! 宋江想到這里,倒也徹底釋然了,對章惇升起由衷敬佩的同時,又有些擔心: “現在就看章公何時能說服陛下,真正昭告天下,一定要快啊,趕在北方自己稱王之前!” “章公終究是章公啊,我們的稱王大典恐怕要提前了!” 大名府內,蔡京看到機密營分享過來的南方情報,發出由衷的感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