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他曾得章惇看重,以龍圖閣直學士之身權戶部尚書,對于這位老相公頗為敬重,同時對于這次封王,看得比宋江深刻多了:“此計用正統、占大義、離文武、間士族,唯獨沒有顧及的,就是章公自身的安危……” 身后的梁世杰聽著,對于前兩點“用正統、占大義”是清楚的,一時間卻沒反應過來為什么是“離文武、間士族”,拱手道:“還望父親指點!” 蔡京淡淡地道:“封王敕賞一旦定下,傳入北方,鄉軍武將肯定全員反對,士人文臣卻是百般愿意,恰好又正值北方舉行科舉,還不懂么?” 梁世杰頓時反應過來:“父親果然明察秋毫,小婿明白了,士族確實希望總教頭接受朝廷敕封的燕王。” “一來趙宋對待文臣的禮遇,會順理成章地繼承下來,這是士大夫所愿;” “二者他們中了科舉,相當于是趙宋與新朝兩個勢力的功名,都能得到認可,將來雙方相爭,無論哪一方贏了,都能得到任命。” 蔡京頷首:“正是如此,原本士人的態度在鄉軍里面并不重要,偏偏這個時候,文官稀缺,對于各地的掌控還不穩固,總教頭才開科舉,暫收士人之心,現在章公提出封王,引導北方士族出面,時機正是恰到好處!” 梁世杰皺眉:“總教頭麾下以武將為功勛,恐怕不會聽從那些士族之言吧?” 蔡京道:“章相所料的,恐怕也正是不聽,甚至他知道,總教頭很可能不會接受封王,那士林的態度,就會大變了……” 蔡京自己在士林里的名聲就很不好,評價起來自然極不客氣:“士林歌頌一個人的時候,能夠極盡贊美之言,將人捧到天上,士林要污蔑一個人的時候,更是極盡詆毀之能事,無所不用其極,將人踐踏到塵土里!” “而這些士人一旦做了某些事情,總教頭即便不予計較,鄉軍上下的武將一定看不過去,到時候文武沖突起來,內訌流血,地方不穩,原本鐵板一塊,上下一心的大好局面,就可能蕩然無存!” “此計堂堂正正,又切中要害,可見高明!” 梁世杰聽得臉色發白:“那我們要怎么破局?” 蔡京輕輕撫須:“就要看金陵朝堂到底能不能速速爭出一個結果,在總教頭封王建制之前,將朝廷敕封的消息傳遍天下了?!? “趙宋極重祖宗之制,若是追封倒也罷了,裂土封王所受的阻力,會大到難以想象,但有章公在,還真有辦成的可能!” “依老夫之見,無論那邊作何反應,最好盡快舉行封王大典,昭告北方,可那樣一來也顯得心虛,朝廷緊隨其后再發詔書,南北仍有正統爭論……” “總而言之,章公運用的是趙宋百年統治積存下的最后聲威,如果朝廷此次足夠果斷,搶先一步,那恐怕總教頭都要為之煩惱……” 梁世杰想到這等殺人不見血的交鋒,心悸不已地舒出一口氣,正在這時,姻親宋喬年卻匆匆入內稟告:“蔡公,有一位老宦官來此,自稱是內侍省都知藍從熙,護送著簡王殿下來此,我將他們安置在正堂了!” 蔡京動容:“簡王?快,老夫去見他們!” 梁世杰則道:“簡王不是失蹤了么,為何會來此處?” 宋喬年語氣略帶古怪地道:“聽那位藍都知有言,簡王殿下是有感總教頭大義大勇,愿投燕云,更要揭露無道昏君弒母實證,昭告天下!” 梁世杰猛然怔住,然后狂喜道:“那太好了??!” 對此蔡京對此并不意外,這位既然敢現身,十之八九就是與弒母案有關,只是想到這個時機,再看向北方燕云方向,都不禁露出敬畏之色: “此天命也!” 相關 就在你最值得收藏的閱讀網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