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八百七十章 百官定制,氣數化蛟龍!-《從神探李元芳開始》


    第(1/3)頁

    “免禮!”

    李彥雙手抬了抬,坐到了王位之上,看著下方直起腰來的群臣。

    對于官袍的改制,他將唐朝的顏色和明朝的紋路結合起來,有了下面的設計——

    文官一品紫袍,繡仙鶴;二品紫袍,繡錦雞;三品紫袍,繡孔雀;四品緋袍,繡云雁;五品緋袍,繡白鷴;六品綠袍,繡鷺鷥;七品綠袍,繡溪敕;八品青袍,繡黃鸝;九品青袍,繡鵪鶉。

    武將一品紫袍,繪麒麟;二品紫袍,繪獅子;三品紫袍,繪豹子;四品緋袍,繪老虎;五品緋袍,繪熊;六品、七品綠袍,繪彪;八品青袍,繪犀牛;九品青袍,繪海馬。

    看著這個改變,不免讓人想到那句經典的臺詞“文官的衣服上繡的是禽,武官的衣服上繡的是獸,披上了這身皮,我們哪一個不是衣冠禽獸?”

    實際上,衣冠禽獸本來是褒義詞,代表著官職和地位,但后來由于當官的不干人事,則直接變成了貶義詞。

    所以是不是禽獸,跟穿什么樣的官袍沒有關系,就算啥都不繡,官場風氣一塌糊涂,還是畜生扎堆。

    如今新朝初立,官場風氣自是煥然一新,而眾臣也開始聽封。

    “燕王有令,王制新立,兩大府總事。”

    “中書省為政之本,總轄六部,都督府掌軍事,總轄三軍,文武并行,天下太平。”

    “任命蔡京為中書省右相國,正一品;”

    “任命朱武為中書省左丞,正二品;”

    “任命吳用為中書省右丞,正二品;”

    三位紫袍官員出來聽封。

    中書省左右相國均為正一品,目前空置一位左相國,平章政事為從一品,目前空置,左右丞正二品,其后還有參知政事從二品,目前空置。

    這六位為中書省的高層領導,如今卻空置了三位,可見大燕文官欠缺確實不假,想必此次科舉,更會令士人為之瘋狂。

    當然,即便現在科舉,短時間內想要晉升高位,也是辦不到的,但中書省還有大量中層官員,比如左右司郎中正五品,員外郎正六品,都事、檢校正七品,照磨、管勾從七品等等……

    而且這些位置都是中樞之重,并且也缺額不少,只要能入中書省,必然是前途一片光明。

    事實上確實如此,李彥先定中書省,倒是參照了朱元璋,這位稱吳王時,最先設立的就是中書省,以中書省統六部,總理天下政務,權職極重,長官稱左右丞相。

    朱元璋是承襲元制,李彥則認為,在統一天下的過程中,不能用三省制度,互相平衡,而是要一切以最高效率執行。

    至于后面中書省獨大怎么辦,他倒是不一定跟朱元璋做出類似的選擇。

    朱元璋是在洪武十三年,誅胡惟庸,趁機廢除中書省與丞相,以六部分掌庶政,直接受命于皇帝,中央集權空前加強,至此歷朝歷代皇權與相權的博弈,終于從表面上結束了。

    古代皇帝和太子、皇帝與宰相,往往都是合作與對立混雜的關系,前者是爭位,后者是奪權。

    太子自不必說,斗得那叫個激烈絕倫,皇帝和宰相也有三大階段。

    第一次是漢武帝時期,一改之前“非有功不封侯,非封侯不拜相”的權力遞增法則,讓宰相變成了天子直接任命。

    第二次是隋唐時期,宰相的職能被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瓜分,成了分權制。

    最后一次就是明初,朱元璋直接廢除宰相制度,將六部納入皇帝直接管轄范圍,同時又將御史臺凌駕于六部之上,既達到了分流相權的目的,也健全了監督機制。

    從當時來看,確實不錯。

    但很可惜,這樣高度集權帶來的副作用,就是工作的負擔變得無比沉重,就不說后面的皇帝了,朱元璋自己都因為奏折的字多而嘆息,“為君難,為臣不易,朕所以求直言,欲其切于情事,文詞太多,便至熒聽”,其實還是奏折太多鬧的。

    這一點唐朝的時候,李彥就有過感嘆,李治那般攬權,自己處置不了,不得不交給武后處理政務,最后養出一個權力怪物,又是何苦?

    皇帝都希望集權,恨不得把所有權力都歸于自己手中,但一個國家那么多事情,權力給你了,你要能顧得上來。

    所以宰相沒了,但明朝皇帝不得不組建秘書團體,來替他分憂,最終演化成了內閣。

    沒有宰相擅權,內閣照樣可以出權臣,關鍵是這種政治機構的不穩定,還對于明朝的政治,造成了極大的阻礙。

    所以凡事都要有個度,中央集權到了一定的程度,就得開始放權。

    李彥對于接下來中書省管理的六部具體職權,就有相當大的提升。

    “吏部為管理文職官員的機關,掌品秩銓選,考課黜陟,封授策賞,定籍終制,下設文選、驗封、稽勛、考功四司,各設司長。”

    “任命高俅為吏部尚書,從一品;”

    “任命楊興為吏部侍郎,正三品;”

    “任命祝龍為文選司長,正四品;”

    “任命陳達為驗封司長,正四品;”

    “任命李云為稽勛司長,正四品;”

    “任命曹正為考功司長,正四品;”

    第二批官員上前領命。

    其中高俅神情激動之余,難免忐忑。

    自家人知自家事,以他的水平,能勝任吏部的工作么?

    但李彥之前只對他說了兩個字,公正。

    他準備加強六部職權,吏部尚書關鍵至極,這個位置上的人,是僅次于宰相的重中之重。

    而從目前來看,大燕陣營里面,掌握著官員帽子,能做到相對公正,又能讓大家服氣的人物,唯有高青天了。

    由于他的名聲好,李彥還任命了一項武官職位,為了謙虛起見,高俅只穿著武官的三品豹服,卻愈發顯得醒目。

    而吏部之后,是戶部。

    “戶部掌疆土、田地、戶籍、賦稅、俸餉及一切財政事宜,內部辦理政務按地區分工而設,今分燕云一路、河南兩路、河北兩路、山東兩路,共七路轉運,下設錢法、庫藏、倉儲、漕務四司。”

    “任命柴進為戶部尚書,從一品;”

    “任命蔣敬為戶部侍郎,正三品;”

    “任命朱貴為錢法司長,正四品;”

    “任命杜遷為庫藏司長,正四品;”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