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任命宋萬為倉儲司長,正四品;” “任命童猛為漕務司長,正四品;” 第三批官員上前領命。 柴進強忍激動。 他雖然在鄉軍成立的過程中十分積極,后來一直給鄉軍提供后勤的保障,確實立下了極大的功勛。 但所謂親疏有別,相比起來,蔣敬作為燕王的嫡系,早在京城就一起開辦歲安書院,后來因為沒有一起跟著北上,未能參與到光復燕云的戰役中,結果就真的位居自己之下。 這也說明此次封賞,確實是完全以功勞定下職位,做到了公平公正。 當然,柴進也很清楚,現在的職位不代表新朝的最后官職,更像是試用期。 如果無法勝任,那還有大量的人才,眼巴巴地等著后來居上。 所以必須要運用書院中學到的知識,讓自己勝任目前的職位。 戶部之后,是禮部。 “禮部掌吉、嘉、軍、賓、兇五禮之用,管理全國學校事務、科舉考試及藩屬和外國往來之事,下設科考、文教、儀祠、主客四司?!? “任命李格非為禮部尚書,從一品;” “任命韓嘉彥為禮部侍郎,正三品;” “任命張商英為科考司長,正四品;” “任命白時中為文教司長,正四品;” “任命劉正夫為儀祠司長,正四品;” “任命余深為主客司長,正四品;” 這個部門,基本都是由前朝的士大夫組成了,平均年齡一下子暴漲。 這群士大夫原本是不愿意在新朝出仕,落一個事二主的壞名聲的,直到簡王持衣帶詔投靠燕云,趙宋正統歸燕云,他們也就心安理得地出來當官。 不過李格非這位國丈卻有些心驚肉跳,總覺得有些不妥,這位女婿如此安排,看似前朝士大夫得到了重用,但萬一出個什么事情,責任不也全部是他們的? 當然,現在士林正在狂歡,六部的職權一旦加強,那掌控了科舉和文教的他們,豈不是繼續飛黃騰達? 畢竟就算吏部再考核,最初的官員還是要從科舉而來的啊! 美極了! 李格非暗暗嘆息,只能上前謝恩。 禮部之后,則是兵部。 雖然李彥又劃分出了一個都督府,掌實際戰事,但現階段的兵部,毫無疑問也是重頭戲。 “兵部職掌全國軍衛、武官選授、簡練政令,執掌甄核、簡練之方,士籍、軍實之數,下設武選、車駕、職方、武庫四司?!? “任命丁潤為兵部尚書,從一品;” “任命魯達為兵部侍郎,正三品;” “任命楊志為兵部侍郎,正三品;” “任命扈成為武選司長,正四品;” “任命段景住為車駕司長,正四品;” “任命?;槁毞剿鹃L,正四品;” “任命燕順為武庫司長,正四品;” 如果說文官是燕云的弱項,武職無疑是強項,哪怕兵部偏文,但現階段對于軍隊的整備和加強亦是至關重要,并且不妨礙上前線交戰。 因為書院當時的教學內容,就是文官也能帶兵上前線,武將同樣能在當地安撫百姓,以前唐的出將入相為目標。 一顆昨晚興奮得沒睡著覺的大腦袋,雄赳赳氣昂昂地上前聽封。 “沒想到俺老丁,也有官居一品的時候,這輩子值了!” 丁潤穿著一身紫袍,想到幾年前自己還是個每天早上買炊餅的卑賤皇城司公事,如今搖身一變,成為了執掌兵部的尚書,兩側嘴角時不時地向上彎一下,實在是忍都忍不住。 相比起柴進的擔憂,他可不認為自己會被別人迎頭趕上,憑借著整頓梁山之功,只要再在與東北女真的交鋒里立下功勛,還怕坐不穩位置? 兵部之后,是刑部。 “刑部為主管全國刑罰政令及審核刑名的機構,審定法律、復核刑名案件以及直接審理京畿地區的待罪以上案件,下設督捕、提牢、贓罰、罪贖四司?!? “任命公孫昭為刑部尚書,從一品;” “任命裴宣為刑部侍郎,正三品;” “任命焦挺為督捕司長,正四品;” “任命鄒潤為提牢司長,正四品;” “任命樂和為贓罰司長,正四品;” “任命孫新為罪贖司長,正四品;” 這也是唯一一個部門長官不在的,公孫昭目前還位于女真部落那邊,但這個職位李彥為其留下,并且覺得非其莫屬。 能夠在官場中堅持原則的人,實在太少了,這類人或許顯得古板不近人情,但尤其適合刑名之責。 公孫昭后,就是裴宣。 這位六案孔目自從入了皇城司,已經積累了不少經驗,性格又是剛正不阿,也適合刑部官職。 想到他原劇情投靠梁山,也掌管定功賞罰,但梁山那種稱兄道弟的環境,根本沒有用武之地,現在則可以大展身手。 而刑部之后,就剩下最后的工部了。 “工部執掌土木興建,器物利用,渠堰疏降,陵寢修建,凡全國之土木、水利工程、機器制造、礦冶紡織等官辦工業無不綜理,下設營繕、虞衡、都水、屯田四司?!?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