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種搬起石頭砸自己腳的事情,對方顯然是不會做的。 李彥確實不會做這種事。 他本來就沒準備對“始祖”不利,而是借助靈族,汲取對方的力量,進行逐步分割,最終暴露出廬山真面目。 在他看來,“始祖”現在就相當于天子嘉靖,靈族則是大明臣子。 對于大明臣子而言,那位高高在上的九五之尊,曾經是那么的神秘,遙不可及,居于西苑,十數年不上朝,但依舊將朝堂牢牢掌控在手中,謎語人般的詔令讓臣子們絞盡腦汁,都擔心不能順著圣意。 但海瑞的出現,一道《治安疏》,一句天下不直陛下久矣,就將嘉靖徹底拉下神壇,朝野上下這才發現,至高無上的權力背后,僅僅是一個聰明自私,十分不堪的普通人罷了…… 現在的始祖,亦是如此。 而李彥所引導的,是將對方的神秘面紗徹底撕開。 “第二批準備!” 待得眾靈提升后,李彥選出了一些實在撐不住的,替換下去,又讓真武玄岳調來新的族靈,進行第二次吸收。 這次力量的涌動更加穩定,過程變得駕輕就熟。 于是乎,第三批,第四批…… 靈族起初還頗為忐忑,但漸漸的,發現始祖之靈沒有絲毫抗拒后,也變得坦然。 世界最初的靈性,乃是三界的真正主人,這區區的力量,與三界的本源相比,又算得了什么? 靈族作為始祖的子民,守護的衛士,理應獲得這樣的照顧。 但李彥卻能感覺到,隨著靈族一批批的上前,始祖之靈核心的波動,漸漸發生變化。 在最合適的一刻,心識接觸。 果不其然。 始祖背后的那一頭,傳來了新的動靜。 相比起上回的模糊,這次變得清晰。 …… “發生了何事?” 玄奘放下真經,出了寶閣,看著震顫的大雷音寺,立刻朝著波動的源頭而去。 腳下步步生蓮,眨眼間到了后山之地,遠遠就見阿儺與伽葉帶著一群羅漢金剛,擺下陣勢,眉宇間皆是凝重之色。 “外魔猖狂,已至靈山?” 玄奘沒有上前打擾,選擇默默旁觀。 但激烈的交鋒,并未發生。 阿儺與伽葉顯然在防備什么,眾羅漢金剛,也擺出降魔的姿態,卻自始至終沒有真正出手,僅僅是光明流轉,鎮壓虛空,彌漫著一層浩蕩佛光。 令旁觀的玄奘擔憂的是,這些僧人眉宇間,隱隱有戾氣浮現。 靈山上的修行者,修為最低也是圣僧羅漢,佛陀更是圓滿覺悟真理,戒、定、慧三無漏,根本不會被負面心緒所擾,一切都是安寧祥和,如今這般反應,顯然只有一種可能性。 外魔侵襲,無孔不入! 玄奘靜立片刻,默默轉身。 他不是膽怯,而是很清楚,自己確實不擅正面斗法。 且不說前世的金蟬子就是閑散性子,轉世后更是一心禮佛,西行路上也是多虧徒弟悟空護持,即便來到靈山,正果旃檀皈大覺,完成品職脫沉淪,依舊無法與妖魔交鋒抗衡。 何況佛陀菩薩,亦是需要護法神,悟空不受佛名,他身邊亦無護法神將,貿然上前,只會成為拖累。 當然,玄奘再也不是昔日那位被妖怪抓走,只知等待徒兒營救的師父了,他轉回寶閣,將《維識論經》新卷取來,再向后山而去。 到了地方,玄奘展開新經,誦念起來。 眾僧聆聽,沉浸于這篇唯識心論之中,眉宇間的戾氣緩緩消散,末了齊齊稱頌:“南無旃檀功德佛!” 玄奘雙手合十,還以一禮,飄然離去。 回到寶閣之中,他露出欣慰之色,再度埋首經卷之內。 普濟苦海群生,脫免沉疴六趣,能以佛法相助他人,才不負精研佛法的初衷。 然而這一回,玄奘的修行很快被打擾。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