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陛下收璽-《孺子帝》
第(2/3)頁
不管怎樣,普通的皇子一躍而成為新太子,來不及接受充分的執政培訓,因此,武帝臨終前指定了五位顧命大臣,輔佐經驗不足的新帝,五人分別是宰相殷無害、兵馬大都督韓星、右巡御史申明志、南軍大司馬崔宏、吏部尚書馮舉。
在桓帝短短三年的在位期間,發生了許多重大變動,五位大臣隨之起伏,卻沒有被淘汰出局,一直留在勤政殿里,掌握著大楚的核心權力。
韓孺子登基之后,勤政殿里發生了一點變化,五位重臣變成了六位,新加入者是皇太后的親哥哥上官虛,他代替崔宏擔任南軍大司馬,崔宏則以太傅的身份參政。與此同時,原本供大臣小憩的東暖閣經過改造之后,成為太后的聽政之處,說是聽政,所有奏章都要送進去給太后過目,坐在一邊淪為擺設的是新皇帝韓孺子。
這是新帝正式登基的第一天,需要他處理的事情可不少:要為早亡的皇兄修建陵墓、議定謚號,從《道德經》里選出可用的新年號,新帝按慣例要大赦天下、發布選賢任能的圣旨,還有一大批官員的任免需要正式確認,諸多事情都必須盡快完成。
可這些事情與韓孺子沒多少關系,他只是過來象征性地露一面,被一群太監包圍著,連五位重臣的相貌還沒來得及熟記,中司監景耀就替他宣布:“陛下倦怠,要回宮休息,諸卿勉力,大小事宜皆由太后定奪。”
韓孺子離開還沒捂熱的軟椅,在楊奉等一隊太監的護送下離開勤政殿,走向幽深的內宮,以為自己再也沒有機會離開囚禁之地,結果機會來得比他的步伐還要快。
一行人剛剛走過兩道門戶,回頭還能望見同玄殿的飛檐,身后突然傳來急促的腳步聲,太監景耀氣喘吁吁地跑來,說出一句令所有人意外的話,“請陛下回勤政殿,有事……有事需要陛下處理。”
韓孺子對此毫無準備,站在那里不知所措,目光不由得望向身邊的楊奉,很快就發現,幾乎所有人都在盯著楊奉,好像這樣的場面是他事先安排好的,尤其是景耀,目光咄咄逼人,就差直接宣布罪名了。
楊奉看上去很鎮定,這更加深了大家的懷疑,他問:“這是太后的懿旨嗎?”
“當然。”景耀愕然道。
楊奉伸出手,“請楊公出示。”
景耀更吃驚了,“你、你……”
“景公見諒,規矩如此。”楊奉說。
景耀臉色通紅,一跺腳,轉身正要回勤政殿,又有一名太監氣喘吁吁地跑來,左吉雙手捧著一張紙,直接遞到楊奉面前,“太后懿旨在此。”
楊奉雙手接過來,打開看了一遍,點頭道:“沒錯,請陛下起駕返回勤政殿。”
韓孺子的“駕”就是雙腿,多半天來他可走了不少路,雙腿微微酸麻,迄今連飯還沒吃上一口,可他心里還是有點興奮,邁步順原路前往勤政殿,在侍從隊伍中看到東海王驚疑不定的目光,暗覺好笑。
左吉擦擦額頭上的汗,用隨意的語氣說:“還是太后了解楊公,太后說楊公嚴謹,不遵無名之旨,果然如此,呵呵。”
景耀掃了楊奉一眼,心中的恨意更深了。
勤政殿里一片安靜,五位重臣分散站立,生怕被人誤解為在商議什么,個個神情尷尬,殿中書吏全部不見蹤影,太后聽政閣門前站著兩名太監,一副如臨大敵的神情。
靠墻殿柱的旁邊站著一個人,穿著顯然是名太監,四十歲左右年紀,其貌不揚,卻有一臉不合時宜的怒氣,懷里抱著一只打開的錦匣,一腿在前,一腿在后,像是要一頭撞死。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