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章 望氣-《孺子帝》
第(1/3)頁
兩人隔桌對面而坐,除了當朝宰相,崔宏還從來沒給過其他臣子如此禮遇,此時的他,不是正一品的太傅,也不是率眾數十萬的大將軍,只是一名冒雨投宿的旅人,身上還在滴著雨水。
他也不是那個在勤政殿里小心謹慎、面對太后甚至會發抖的顧命大臣,目光警醒,一只手放在桌面上,另一只手握住腰刀的柄。
房門緊閉,崔宏的十幾名衛士守在外面,不用擔心有人偷聽。
雨更小了,只剩下淅淅瀝瀝的聲響,偶爾變得急促,那也是屋檐上積攢的雨水傾泄而下。
“楊公不是在齊國追捕逆賊余黨嗎?怎么會來這里?”崔宏決定聽一聽中常侍要說什么,卻沒打算接受,更無意說出自己的秘密。
楊奉盯著崔宏,好像對方只是一名落魄的小官,“還是我來開門見山吧,太傅是什么時候與淳于梟結識的?”
崔宏干笑兩聲,“楊公真會開玩笑,淳于梟乃是蠱惑齊王造反的首犯,我身為剿滅逆賊的平東大將軍,怎么會與他結識?”
楊奉想了一會,“沒錯,戰事一起,太傅不可能再與淳于梟見面,那就是在齊王起事之前了,可那時候淳于梟尚在齊國,應該沒機會來京城。嗯……淳于梟弟子眾多,不知是哪一位得到了太傅的賞識?”
崔宏沉下臉,“楊公仗誰的勢,特意前來污蔑于我?崔某不才,卻也知道潔身自愛。”
楊奉拱手,“太傅息怒,在下只是胡亂猜想,可在下無論如何要勸太傅幾句:望氣之事不可信,淳于梟與他的弟子們妖言惑眾,所圖極大,齊王已倒,太傅一著不慎就將是下一個。”
“嘿,楊常侍打定主意要將我說成逆賊同伙了?也好,咱們一塊進京,在太后面前說個明白。”
楊奉微微一笑,“太后面前?太傅不會是奉旨回京吧?”
堂堂太傅,剛剛平定一場叛亂,本應在北方屯兵,卻只帶少量衛兵回京,沒有旗鼓儀仗,入住驛站時也不報出真實姓名,當然不會是奉旨回京,崔宏冷冷地盯著楊奉,開始認真考慮“血濺當場”的后果,門外全是他的人,他本人也有兵器在身……
楊奉猜到了太傅的心事,掀開一邊衣領,露出里面的甲衣,表明自己做好了準備,濺出的鮮血絕不會只是他一個人的。
門外就是太傅的衛兵,更遠一些卻都是楊奉的隨從,數量還要更多一些,一旦僵持,崔宏占不到便宜,于是他笑了,“楊公智勇雙全,可敬可佩。好吧,假設我與淳于梟相識,假設我是私自回京,楊公想對我說什么?”
“我要讓太傅看幾份供狀。”
“供狀?”
門外響起衛兵的呵斥聲,楊奉道:“是我的人,將供狀送來了。”
崔宏猶豫了一會,大聲道:“讓他進來!”
門開了,楊奉的一名隨從捧著木匣走進來,身后寸步不離地跟著兩名衛兵,隨從將木匣放在桌上,向太傅和中常侍行禮,躬身退出,衛兵沒有馬上離開,等楊奉打開木匣,露出里面的一厚摞紙張時,兩人才在崔宏的暗示下轉身走出房間,將門關上。
楊奉拿出第一份供狀,在桌上緩緩推給崔宏,“我與右巡御史申大人遍巡關東諸侯,申大人宣諭圣旨,我負責查找叛亂的跡象。這是臨江王府中數人的供狀,眾妙三十一年前后,一位名叫方子圣的望氣者曾是臨江恭王的座上賓,恭王早薨,方子圣無功而退。”
“眾妙三十一年?那是十幾年前的事情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