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二百二十三章 放糧-《孺子帝》


    第(1/3)頁

    接連三天,韓孺子與楊奉每天都去拜訪深巷中的學堂,見的人一天比一天多,有國子監與太學的弟子、尚未授官的進士、各部司的官員……雖然都不是大官,對朝政卻都十分了解,而且熱心于救助百姓。

    韓孺子只想弄清一件事:正常情況下,官府該如何賑災?

    慢慢地,朝廷運作的方式在他眼里越來越清晰了:地方上出現災情,官員要迅速收集情況,根據輕重程度上報給相關部司以及宰相府。如果災情比較輕微,地方官當時就可以解決,只需將解決辦法與成本上報;災情稍重一些,地方官不能做主,但要給出解決方案,由上司決定可用否;災情十分嚴重,地方官就只能請罪,然后等朝廷的命令。

    其實辦法總是那些,開倉、借糧、勸農、抑商、減租、免租等等,可是非得由皇帝許可,才能顯出皇恩浩蕩與大權在握。

    自去年秋天以來,各地的災情文書早已送達戶部與宰相府,那時宮里還在正常批復奏章,因此能做的事情各地都做了,只是杯水車薪,等到災情需要大規模放糧的時候,宮里已經不出圣旨了。

    韓孺子想要大事化小,困難重重。

    第三天,韓孺子從東海王手里拿到了譚家的初步估算,他們能在幾十個縣里直接放糧,還能聯絡三百多個縣的富商參與賑災,差不多占受災地方的六成,但是接受能力有限,不超過十萬人,只能堅持一兩個月,而據戶部統計,天下流民幾達五十萬。

    這天下午,韓孺子終于見到一位地位比較高的官員——戶部侍郎劉擇芹,他是有資格選帝的大臣之一,敢于來見倦侯,是要冒很大風險的,一見面他就說:“我不是來支持倦侯的,只想為百姓做一點事。”

    “我也不是來尋求支持的。”韓孺子笑道。

    劉擇芹身為戶部官員,對災情最為了解,但是沒有帶來好消息,“必須有圣旨,其實相關文書早已擬好,只等圣旨出宮,就能分送各地,立刻執行。”

    韓孺子對圣旨不抱希望,問道:“有沒有可能將文書直接下發呢?”

    劉擇芹用力搖頭,“就算戶部膽子大,可是由誰來送呢?驛站歸兵部管理,沒有兵部關文,一份文書也送不出去,就算到了地方,沒有抄送的圣旨,官員們也不敢執行,各地刺使肯定會上書詢問詳情……總之不可行,寸步難行。”

    韓孺子這些天來一直在聽,終于說出自己的想法,“我曾經帶兵從馬邑城前往碎鐵城,一路上由各縣供應糧草,這也需要圣旨嗎?”

    劉擇芹尋思了一會,“其實是需要的,只不過早就頒布了,是圣旨給予大將軍總督邊疆軍務的權力,大將軍因此才能向郡縣下達命令。”

    “大將軍平定內亂時也得到過圣旨吧。”

    “當然,否則的話,大將軍離開邊疆就是重罪了。”

    “如此說來,大將軍其實是可以征糧的。”

    劉擇芹又尋思了一會,回答時不那么自信了,“應該可以,但是只能用來養軍,不能用來賑濟災民啊。”

    “俘虜呢?”

    “俘虜?”

    “平亂就會有戰斗,有戰斗就會有俘虜,各地在供應軍隊的同時,應不應該養俘虜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