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三百三十九章 權臣的選擇-《孺子帝》


    第(3/3)頁

    大單于并不怕南方的幾萬楚軍,但他更在意塞外的軍隊,馬邑城集結的兵力已經(jīng)超過十萬,如果能將這支軍隊擊潰,則匈奴后方無憂,才可從容面對整個大楚。

    馬邑城里的爭論比臨淄城還要激烈,沒人敢說不救皇帝,但是到底該怎么救,卻是眾說紛紜:直接入關最為簡單,但是那要面對匈奴人的主力,勝負難料;留在馬邑城等匈奴人進攻,比較穩(wěn)妥,但是形勢不等人,萬一晉城在此期間被攻破,誰也負不起責任。

    最關鍵的是,在馬邑城內(nèi)沒有能做主的大將,欽差卓如鶴有機會統(tǒng)率全軍,可是沒等圣旨到來,他就率領一支軍隊入關救駕,結果兵敗被俘。

    辟遠侯張印帶兵最多,而且在皇帝的圣旨中指明由他指揮塞外軍隊,可張印指揮不動,他的口吃、他的職位都是硬傷,南軍向來狂傲,不愿服從他的命令,一心想要入關與匈奴人決戰(zhàn),邊塞軍隊來源復雜,多達二十路,更是各有想法。

    張印只能向朝廷求助,希望能忙派來一位大將。

    朝中已經(jīng)沒有品級夠高的大將,只能派出禮部尚書和一位將軍同行,繞路前往馬邑城,可是這兩人也沒想好該怎么做。

    京城的楊奉和申明志,也不知該如何調(diào)動塞外的這支楚軍。

    這時的鄧粹正在路上策馬狂奔,夜里休息的時候,還要聽懷中美人的傾訴——他一句也聽不懂,但是總能立刻猜出對方的情緒,給予相應的安撫,令美人欣慰不已。

    晉城百里之外還有一支楚軍。

    馮世禮率領的一萬五千名北軍駐扎在一處寨子里,他曾向使者表示絕不后退半步,但是在堅守數(shù)日之后,他還是趁匈奴圍殲一支援軍時,率兵后撤數(shù)十里,入住一座更堅固的關隘。

    后方援軍不停趕來,但是數(shù)量從未超過三萬,馮世禮仍然不敢進攻。

    蔡興海和晁化指軍的宿衛(wèi)軍是最早趕來的一支援軍,他們從京城出發(fā)的時候,匈奴人入關的消息還沒有傳來,是皇后向楊奉建議,京城局勢漸穩(wěn),多給皇帝派一些可信之人。

    蔡興海和晁化早就急切地想要發(fā)起進攻,可麾下士兵只有兩千,數(shù)量太少,馮世禮根本不聽兩人的請求,每次都是同樣的回答:“如果不能一舉擊潰匈奴人,貿(mào)然進攻,只會害死陛下。”

    這話說得沒錯,蔡興海與晁化卻不能干等,他們與卓如鶴的想法不謀而合:雖說前方就是陷阱,可是總得有人主動跳進去,以向天下人證明,皇帝仍然得到支持,如此一來,匈奴人才會覺得皇帝有價值,堅持圍而不攻的策略。

    這兩人完全不了解匈奴人內(nèi)部的矛盾,更不知道匈奴右賢王急需一個借口攻打晉城。

    就這樣,蔡興海與晁化說服三千多名將士跟隨他們出戰(zhàn),做好了必亡的準備,怎么也沒料到,居然能夠一路殺到晉城之下。

    匈奴人料到了,右賢王終于能夠以圍殲為名,進攻小小的晉城,至于大單于的整體戰(zhàn)略,他聽不懂,也不在乎。

    (今日一更,望周知。)(未完待續(xù)。)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