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章 替換之道(一更)-《孺子帝》
第(3/3)頁
“當初武帝任命這些官員的時候,要的就是這些‘麻煩’,如此一來,新帝登基可保數年穩定,三五年后,新帝信任的大臣也能輪換上來,順利交接。”
韓孺子大笑,突然明白問題出在哪了,武帝選任這批大臣時,看到的未來皇帝是桓帝,所以要留一批老成持重、但又比較容易對付的大臣,如果桓帝在位時間足夠長久,也會留下類似的一套班子給繼位者,可是意外發生,桓帝早逝,繼位者是毫無準備的韓孺子,趕上大楚內憂外患不斷,最關鍵的是,這位皇帝沒當過太子,沒有提前培養過自己的大臣,導致新舊朝廷無法平穩更換。
韓孺子召見趙若素時沒想聊這么多、這么深,眼見蠟燭越來越短,他說:“今晚先到這兒吧。”
“陛下早點安歇,微臣隨傳隨到。”成為府丞的趙若素,又是“微臣”而不是“草民”了。
趙若素退到門口,皇帝叫住他,“先帝在位日淺,可是也該有幾位信任的大臣吧,都有誰?”
趙若素卻不愿直接說出人名,“微臣已將朝廷大臣的輪換順序說得很清楚,陛下調看先帝登基以來的官員任免名單,自然就都明白了。”
韓孺子從楊奉那里經常領取題目,因此并不覺得趙若素無禮,“好。”
趙若素退下,韓孺子琢磨著這件事不用做得太正式,明天下午向進府的吏部尚書馮舉詢問即可。
武帝留下來的是一批守成大臣,在位時間已經過長,即使暫時不能用自己欣賞的人代替,韓孺子也希望盡量做些變動,或許父親培養的大臣當中就有人才。
今晚他不打算回臥房休息,想找一本武帝紀看看,手邊卻沒有,隨口叫了一聲:“孟娥。”
孟娥經常借皇帝的書看,武帝紀不在書桌上,應該就在她房里。
沒有回應,韓孺子這才想起,孟娥現在不能隨便到皇帝身邊,他叫來外面的太監,“傳王赫。”
王赫很快到來,韓孺子只有一條命令:“傳孟娥。”
王赫露出明顯的猶豫,“陛下給了我們三天時間,請允許我們調查……”
“不必了。”韓孺子加重語氣,“朕明白你的難處,也明白規矩的重要,可如果處處都是規矩,要朕又有何用呢?”
這話說得稍有些重了,王赫一驚,再不敢多話,立刻應是,躬身后退。
韓孺子這句話其實是想說給不在場的趙若素,身為皇帝,他可以遵守規矩,可大楚的敵人呢?尤其是極不可信的匈奴人呢?他們會給大楚朝廷逐步調整的時間嗎?
趙若素的確指明了一條道路,但韓孺子要自己決定是步行,還是快馬加鞭。(未完待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