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二章 被埋沒者-《孺子帝》
第(3/3)頁
皇帝祭天之后的直接召見,當然是一種殊榮,被選中者大喜過望,同時又莫名其妙,隨行的官員則大吃一驚,不明白自己怎么會被排除在外。
三十七人聚在皇帝帳中,年輕、年老的都有。
韓孺子也不客氣,直接發問,治軍、治吏、治民、治山、治水、治財等等全都涉及,正如張有才所言,皇帝遇到欣賞之人,談的往往是細節。
每一條問題之后,韓孺子都指定某人回答,而此人正好對此事頗為熟悉,即使沒有真知灼見,也能對答如流。
這下子大家更驚訝了,原來皇帝不僅知道他們的名字,還了解他們的所長。
氣氛很快變得熱烈,最先回答問題的幾個人,甚至要求再答一遍,他們終于醒悟過來,這是一生難遇的時機,一旦錯過,可能永遠不會再有出頭之日。
集會持續了整整一天,皇帝用膳時也沒停止,眾人邊吃邊說。
宰相與各部司長官都留在京城,隨行者職位最高的不過是侍郎,哪敢向皇帝進諫?只能誠惶誠恐地等待。
傍晚時分,皇帝終于召開正式的朝會,不做任何解釋,與往常一樣,聽取官員的報告,不到半個時辰就結束了。
皇帝回帳休息,官員們卻沒辦法入睡,不是寫信向京城告急,就是找來那些“幸運兒”,詢問集會的每一個細節。
鄧蕓侍寢,她聽說了外面的事情,站在門口向外窺望了一會,“外面的人真多,跑來跑去的,連規矩都不守了。”
“嗯。”韓孺子應了一聲。
“陛下是要重用白天召見的那些人嗎?”
韓孺子沒回答。
鄧蕓轉身道:“陛下也不保護他們一下,營中的官員只怕今晚就能將他們撕碎。”
“朕要的是精兵強將,如果這么早就需要保護,還有何益?”
鄧蕓笑道:“陛下的想法跟我哥哥倒是不謀而合,他常說為大將者在于識人,什么事情都自己操勞,憑什么識人?所以我哥哥不愛管事,但是分派任務時,總能找出最適合做此事的人。”
韓孺子微微一笑,如果是在京城,如果是在那群老狐貍的眼皮底下,事情斷然不會如此順利,大臣們總能想到辦法阻止皇帝召見低級官吏,就算失利,也不會如此驚慌失措,而是會像對待卓如鶴一樣,慢慢地將這三十七人變成“自己人”。
只有在遠離京城的地方,官員們才會做出錯誤決定,直接找被召見者問話,將他們變成“另一種人”,早晚,“另一種人”會變成“另一股勢力”。(未完待續。)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