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三章 猜不透的皇帝-《孺子帝》
第(1/3)頁
老將軍房大業(yè)的死訊最先傳來,韓孺子還沒有進城,就在郊外致哀。
房大業(yè)給皇帝寫了一封私信,其中并無個人請求,而是詳細闡述了自己的塞外策略,以為長城如同士兵的盔甲,能擋住致命進攻,卻不足以取勝,若想長治久安,有自保的盔甲也得有進攻的刀槍,必須對塞外保持攻勢。
道理人人都懂,可大楚實力衰微,已經(jīng)很難保持塞外的大面積領土,房大業(yè)也明白這一點,只是希望皇帝保持進取之心,不要一味退縮。
兵力不足的時候,更要依靠良將,房大業(yè)從軍多年,認識的人頗多,向皇帝一口氣推薦了五十多名將領,雖然年紀都有點大,但是各有長處,足以彌補一部分缺憾。
看過書信,韓孺子感慨不已,這才是他最需要的大臣與將軍,想得長遠,也愿貢獻真正的良策,而在數(shù)十里之外的京城,大臣們只想保住朝廷——這個朝廷積累了上百年的慣例與規(guī)矩,穩(wěn)是穩(wěn)了,銳氣卻已所剩無幾。
韓孺子遲遲不肯入城,數(shù)日之后,西域的消息也傳來了,鄧粹竟然主動進攻神鬼大單于,韓孺子聞訊也是大吃一驚,想阻止已經(jīng)來不及,只能傳旨,要求鄧粹將軍隊駐扎在指定地點,未得朝廷命令,不得再輕舉妄動。
鄧蕓對兄長的行為大為贊賞,“對啊,大楚為什么只能守不能進攻呢?神鬼大單于口氣挺大,沒準只是一個無知狂徒。”
“戰(zhàn)爭不是你想打就打、想停就停,鄧粹敗了,敵軍趁虛而入,大楚需要派兵抵擋,鄧粹勝了,想保住極西方的領土,更要派兵,可大楚還沒有準備好,在西域駐軍極少。西域諸國眼下受大楚羈縻,一旦瞧出大楚的虛弱,很可能倒向敵人,無論怎樣都是得不償失。”韓孺子真希望將鄧粹揪過來,當面說這些話。
“現(xiàn)在準備來不及嗎?”
“即使大楚還在強盛時期,要向西域派兵也需一年時間準備。”韓孺子將寫好的圣旨拿起來又看了一遍,扔到一邊,提筆重新寫了一份。
在新的圣旨里,皇帝沒再要求鄧粹即刻回防,而是給予鼓勵,要求他得勝之后回京受賞。
鄧蕓在一邊觀看,笑道:“陛下改主意了,也覺得我哥哥做得對。”
韓孺子這道圣旨是給西域諸國看的,鄧粹已經(jīng)率軍出征,而且率領的是諸國聯(lián)軍,眾王肯定以為鄧粹得到了大楚皇帝與朝廷的支持,這種時候絕不能顯露出君臣不和。
“鄧粹這個家伙……”韓孺子真不知該說什么才好。
百官過于保守,鄧粹過于激進,卻都同樣不服管束。
圣旨送出去了,鄧粹在西域兩年多,也該回來了,韓孺子決定親自監(jiān)督這位常常出人意料的將軍。
將軍擅自出征乃是大事,皇帝不與群臣商量就直接發(fā)布圣旨,城里的大臣再不能無動于衷,派出一位代表來與皇帝“談判”。
瞿子晰擔任戶部尚書已有一段時間,頗有政績,又是皇帝比較信任的大臣,因此受同僚之托,來與皇帝推心置腹。
在大臣們看來,皇帝又在耍小孩子脾氣,需要哄一哄。
瞿子晰進帳的時候,皇帝正在看一封急信。
瞿子晰曾是皇帝的老師,可以不拘禮節(jié),但他仍然極其正式地行禮,皇帝也以禮相待,放下急信,稍一欠身,“瞿大人來了,賜座。”
立刻有太監(jiān)搬來凳子,瞿子晰謝恩之后坐下,沉吟片刻,說:“陛下打算什么時候回宮拜見太后?”
“等下次巡狩計劃確定的時候。”韓孺子也不隱諱。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