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四章 朝廷不可分裂-《孺子帝》
第(1/3)頁
南直勁倉皇回到京城,卻沒有回家,直奔自己常去的一家茶館,坐了很久,緩緩心神,望著外面的車水馬龍,恍如隔世。
將近天黑,估計大臣們都該到家了,南直勁離開茶館,前去拜訪宰相卓如鶴。
卓如鶴這一天也是魂不守舍,但是慢慢冷靜下來,反復(fù)思量皇帝的態(tài)度,覺得自己還沒有走到死路。
因此,他很不愿意再見到南直勁,但又不能不見,于是讓兩名隨從留在身邊,以防日后有人說三道四。
“你不該來。”卓如鶴直白地說,“陛下仁慈,咱們就該明哲保身,從此只做自己的分內(nèi)之事。”
南直勁行禮,“一直以來,我做的每件事情都在分內(nèi)。”
卓如鶴大為不滿,“南直勁,在我面前就不要說這種話了吧,自我上任以來,朝內(nèi)官員的任免半數(shù)與你有關(guān),這也在分內(nèi)?你是吏部尚書?”
南直勁也不管有無外人在場,正色道:“宰相大人可以打聽一下,我是推薦了一些官員,可是我從誰手里得到過好處嗎?南某迄今住在窮街陋巷,家無余財,妻子兒女自食其力,可曾接受過幫助?”
卓如鶴的確派人調(diào)查過,南直勁所言不虛,否則的話,他也不會任一名中書省小吏為所欲為。
“你的‘分內(nèi)之責(zé)’究竟是什么?整個中書省也沒有這個職責(zé)吧?”
有些話在皇帝面前不可說,對猶豫不決的宰相卻必須說明白,南直勁道:“我的‘分內(nèi)之責(zé)’也是每一位大楚臣子的‘分內(nèi)之責(zé)’,宰相大人以為朝廷是誰的?”
“當(dāng)然是陛下的,南直勁,小心說話,我是當(dāng)朝宰相,不是街邊百姓,由不得你信口胡說。”
南直勁笑了笑,“我的話百姓說不出來。再讓我換個問法,朝廷屬于哪位陛下?”
卓如鶴吃了一驚,冷冷地說:“大楚只有一位陛下。”
南直勁搖搖頭,“不對,大楚有九位陛下,當(dāng)今天子是其中一位,還有八位,都在太廟里。大楚朝廷不只屬于當(dāng)今天子,而是所有九位陛下。”
“就憑這句話,你就該被處斬。”卓如鶴向隨從使個眼色,他準(zhǔn)備逐客了。
一向拘謹(jǐn)?shù)哪现眲胚@時卻露出幾分狂熱神情,“就算死我也要說實話,九位陛下對朝廷的影響不可同日而語:太祖定鼎,功勞最大,隨后的皇帝不過子承父業(yè),保位而已,再次塑造朝廷的是武帝,唯有武帝能延續(xù)太祖的功勛。”
“不必說了,南直勁,陛下恕你無罪,你就該感恩戴德……”
南直勁嘆了口氣,“我的確應(yīng)當(dāng)感恩戴德,所以我特意來對宰相大人說句話。”
卓如鶴示意南直勁說下去,心里已做好拒絕的打算。
“陛下可以亂,朝廷不能亂;朝廷可以亂,宰相不能亂。”
“你想多了,南直勁,陛下未亂,我也沒亂,朝廷也依然穩(wěn)定。”
南直勁上前一步,盯著卓如鶴,“宰相大人以為陛下一句寬恕,從此就能風(fēng)平浪靜了?咱們都清楚,朝廷從來不是鐵板一塊,文武百官聽到風(fēng)聲,都在蠢蠢欲動,只等有人帶頭,很快就會有無數(shù)奏章彈劾宰相。到時候,宰相的罪名就不是勾結(jié)近臣、探聽圣意那么簡單。”
“我問心無愧。”
“宰相大人為官的年頭不少了,‘問心無愧’就能無罪嗎?”
卓如鶴沉默不語,其實他也說不上問心無愧,任免官員雖然常受南直勁影響,他自己也提拔了不少親信,難言公正。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