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章 崔家認罪-《孺子帝》
第(1/3)頁
鄧粹和張印在西域做出了決定,卻沒辦法將這項決定及時通報給朝廷,派出去的使者被寒冬與西域諸國的疑慮攔住,前進不得,這隊楚軍在虎踞城凄涼地慶賀新年時,京城還不知道鄧粹已經安全返回城內,更不知道兩位將軍打算死守寒城。
韓孺子的這個新年過得頗不痛快,身為皇帝,他必須盡快做出決定,可與他與大臣的分歧并未解決,如今又添上新的一條:皇帝覺得西方敵軍是更大的威脅,大臣們卻認為北方的匈奴才是大患。
大臣的證據很充分,西域不利于大軍行進,西方敵軍不了解大楚地勢,匈奴人卻是中原上千年的敵人,投降神鬼大單于之后,必定引敵南下。
還有一項證據,虎踞城最后的公文里說得清清楚楚,鄧粹曾率軍擊敗西方敵軍,卻敗給匈奴大軍,更說明匈奴更值得防范。
韓孺子手里卻沒有拿得出手的證據,他只知道,匈奴老單于絕非膽小怕事之輩,卻毫不掩飾自己對神鬼大單于的恐懼,最終匈奴也還是選擇投降。
他向塞外派出多名使者,其中包括金純忠,只為弄清一件事,匈奴人是全體投降,還是再度發生分裂,迄今還沒有回信。
新年過后,韓孺子不能再等,終于傳旨,要求鄧粹和張印返回京城,將虎踞城轉交給西域國家。
兵部接管了與西域的一切聯系渠道,立即派人前去送達圣旨。
韓孺子離開勤政殿,心中總是不安,可他沒有別的選擇,大臣的理由十分充分,鄧粹下落不明,單憑張印一個人極難守住虎踞城,當初的筑城決定沒有錯,可惜時不我待,敵人來得太早了一些。
在凌云閣,皇帝的諸多顧問又都聚齊,也都一致支持朝中大臣,自大楚定鼎以來,匈奴總是最強大的敵人,這個觀念根深蒂固,即使匈奴已經投降另一股強敵,也很難改變楚人的看法。
圣旨已經發出,后悔無益,韓孺子開始與眾人商量北疆戰略,他現在急需一位兵部尚書,一時間卻找不到合適的人選。
傍晚,韓孺子回后宮時,心情好了一些,接受大臣的建議有一個好處,無論最終勝敗如何,責任都不在皇帝身上。
這個年過得很是倉促,初十還沒到,宮里已經沒有多少喜慶氣氛,韓孺子照例給兩位太后請安之后,立刻前往秋信宮,在皇后與公主這里尋找片刻安寧。
孺君公主不知煩憂,每次見到父親總是咯咯地笑個不停,令韓孺子更生憐愛之情。
韓孺子想留在秋信宮過夜,崔小君勸道:“鄧將軍生死未卜,陛下應該多去安慰淑妃。”
鄧蕓極為掛念兄長,回京之后一直心神不寧,皇帝來的時候,她正對燭發呆,甚至忘了起身相迎,過了一會才記起規矩,急忙起身,“陛下……”
韓孺子示意她坐下,卻不知該如何安慰,“鄧粹擅長出奇制勝,沒那么容易被殺,頂多三個月,他肯定能安全返回。”
鄧蕓勉強笑了笑,“陛下還記得我對你說過的那個夢嗎?”
巡狩途中,鄧蕓曾夢到哥哥滿身血跡,韓孺子點點頭,“夢不可當真。”
“仔細算來,我做那個夢的時候,與哥哥在西域遇險正好相合。”
韓孺子坐下,握住淑妃的一只手,輕聲道:“就算真出意外,你也不要太傷心,鄧粹是將軍,免不了會遭遇種種危險。”
“我擔心的就是這一點,我哥哥的脾氣向來是知難而上,越危險越要往前沖,他若陷在陣中也就算了,若得安全,必然不會遵旨回京,一定要在西域再戰幾場。”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