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六章 封賞-《我本大明一贅婿》
第(3/3)頁
首先是有從龍之功的北平官員,而第一功臣,自然落到了燕軍第一大將,在東昌朱棣身陷重圍時,拼死相救以致身陷重圍戰死的張玉了,畢竟人已經死了,封賞自然是要高一些的,追贈張玉為英國公,加封河間忠武王,謚忠顯。
第二功臣,是首倡靖難,帶兵征戰,安穩地方,四年以來兢兢業業的顧懷,封靖國公。
第三位是朱能,封成國公,第四位是丘福,封淇國公。
此四國公俱為奉天靖難推誠宣力武臣特進榮祿大夫、右柱國,食祿兩千五百石,子孫世襲。
公爵之下,便是侯爵,除了追封譚淵為崇安侯,謚壯節之外,還另外封了十三位侯爺,給朱棣報信朝廷動手的張信、真定一戰歸附朱棣的顧成均在其中。
而后又封了十一個伯爵,這連綿的封賞聽得朝堂百官呼吸都有些粗重了,因為接下來,肯定就是對建文舊臣的封賞。
只是當第一個人名念出來,所有人就炸了鍋,因為這頭一個封賞的建文舊臣,居然是李景隆!
公爵不變,封左柱國、太子太師,增祿一千石,還是世襲?
百官嘩然,這還有天理么?就因為他開了次城門?
但坐在龍椅上的朱棣只拿眼神冷冷一掃,那些炸鍋的官員只得忍氣吞聲,繼續聽著,接下來便是首倡勸進的茹常,只是因為頭一個勸朱棣登基,就受封奉天翊運守正文臣、特進榮祿大夫、柱國、太子太保,兼兵部尚書、忠誠伯。
好些官員后槽牙都要咬碎了。
如此大肆封賞,只是因為說了句話,看起來很不合理,但朱棣也有他的考慮,封賞建文舊臣,有利于快速穩定局勢,安定人心,他想表達的,只有一個信號:曾經追隨俺的,俺一個都不會忘;如今擁戴俺的,俺既往不咎,一視同仁,絕不會虧待了誰。
所以一些北平系官員投來的不解目光,他也只能暗嘆一聲,權當不知道了。
站在武將隊列里的顧懷屏住呼吸,看了看自己的腳尖,又看了看輝煌金殿外照進來的陽光,有些不敢置信:
“國公啊...”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