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六章 刺駕-《我本大明一贅婿》
第(1/3)頁
天色微明,文武百官齊聚宮門,正在等待上朝。
一二品的大員,自然是能在朝房里坐著的,品秩較低的官員,就只能站在朝房外了,他們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閑聊著,目光時不時投向一個角落。
站在那里的官員,多半剛從昭獄里放出來。
除了御史景清,還有馮萬順、石允常等人,只是跟其他奸佞榜上有名的人比起來,景清卻要幸運多了,因為其他人最多也就官復原職,而景清則是被任命為了副都御史,一下子成了都察院的二把手,堪稱一步登天。
也難怪官員們投過去的目光如此揶揄...因為景清的身份實在很復雜。
當初他在北平任職過幾年北平參議,曾在朱棣手底下做過事情,而且頗得朱棣欣賞,回到金陵后,他又是削藩派的主力,務求要對朱棣一家趕盡殺絕,也因此上了奸佞榜,可下獄之后,現在又好生生地放了出來,一通面圣,居然還更進一步,如此復雜的履歷,怎能不讓其他官員取笑?
若一直從于舊主也就罷了,景清要翻臉不認人;若是忠心建文,死了也就罷了,多少還能青史留名,但偏偏又要低頭,而且還對朱棣百般討好,換了個副都御使的職位,百官身為文人,也是講氣節的,對景清陰陽怪氣也就很正常了。
面對各處投來的揶揄目光,奸佞榜上的官員都極不自在,而景清捧著笏板站在墻角,把那些取笑的話聽得清清楚楚,卻只是淡淡一笑,既不惱也不羞,一副古井無波的模樣。
有什么好羞的呢?今日一過,就讓這些依附了新朝的官員們看看,這世上,終究還是有人胸懷氣節的。
景陽鐘響了,百官上朝,走過漫長的宮道,走過金水橋,景清摸了摸自己袖子里鋒利的短匕,眼神里露出一股決然。
整整三天...從重新出仕開始上朝,他觀察了金殿整整三天,以前他從來沒有這般認真地看過這個每天都上朝的地方,甚至沒有注意過大殿里有多少根鎏金盤龍柱,但現在金殿上的一切都在他的腦海里,每一個人站的位置,他都爛熟于心。
入宮之前,御史是要檢查儀容的,為了防止這柄匕首被發現,景清之前把它綁在了大腿上,借著如廁的借口才取了出來藏進袖子,現在只要很小的動作,那柄匕首就能滑入他的手里。
隨著離金鑾殿越來越近,他的殺心也越來越熾烈...看著大殿外面按刀而立、宛若標槍的侍衛,他的心不受控制地急跳起來,他急促地呼吸了幾口,卻還是控制不住有些手抖。
忍辱負重,不惜被百官嘲笑,遞表乞降,保住了性命前程,不是真的為了活下去,而是為了今天!
這個計劃不能透露給任何人,就算是一同走出昭獄的官員也不行,他知道行刺皇帝這種驚世駭俗之舉會遭受怎樣的后果,不管成敗,他都會比方孝孺更慘。
他更知道,這個天下其實已經是朱棣的了,就算朱棣死了,百官也會擁立他的兒子,這天下不會因為朱棣的死重新回到建文一系的手里,他拖著全族一起上路,也只是換來了一次冒險殺死一人的機會。
但這個人是朱棣...那就值了!殺了他,便是為舊主復仇,便是回報了建文帝對自己的賞識,他會像荊軻那樣名垂千古,永載史冊!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