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8【李清照】-《大宋潑皮》
第(1/3)頁
這些時日,李黑虎不斷安插人手在孫根這些人的軍中。
早已將這些人的底細(xì),以及軍中結(jié)構(gòu),摸得一清二楚。
此刻動手之后,幾大當(dāng)家立刻帶人前去鎮(zhèn)壓,誅殺大小頭目。
大小頭目一死,剩下的人雖多,但都是些烏合之眾,群龍無首之下,只能任由黑山寨的人安排。
很快,李黑虎便開始整軍。
八萬人只挑青壯,剩下的老弱病殘以及婦孺,全部丟到附近村落,讓他們開荒耕田。
最后,一番挑挑揀揀,八萬人被濃縮成了一萬八千人,外加黑山寨的一千多人,勉強湊足了兩萬人。
人數(shù)少了,可戰(zhàn)力卻反倒提升。
李黑虎將軍隊定名黑山軍,安置在先前興德軍所在的軍營,加緊操練。
她心里很清楚,眼下的一切都只是空中樓閣,真正的考驗還沒來。
只有打退梁方平率領(lǐng)的西軍,才算真正在濟(jì)南府站穩(wěn)腳跟。
到了那個時候,才有底氣進(jìn)行下一步計劃。
“希望高托山能拖久些。”
凝視著天邊漸漸垂落的夕陽,李黑虎輕聲呢喃。
……
八月十五。
張萬仙率三萬敢熾軍攻打臨朐縣。
至三日,攻不下。
因擔(dān)心武衛(wèi)軍馳援,張萬仙只得退兵回到壽光。
八月二十二日,張萬仙再次舉兵七萬,攻打昌樂縣。
昌樂知縣李維畏戰(zhàn)而逃,縣尉率縣中鄉(xiāng)勇弓手苦戰(zhàn)五日,終不敵,昌樂縣破。
一時間,濰州震動,人心惶惶。
同日,張迪率眾十萬圍攻黎陽郡,雄州鎮(zhèn)守劉光世領(lǐng)兵馳援,雙方戰(zhàn)于城外。
張迪戰(zhàn)死,手下領(lǐng)五萬殘部,流竄至京東西路梁山一帶。
與此同時,北方各路大大小小起事的反賊,均遭到州府禁軍鎮(zhèn)壓。
這場北方大暴動,如盛夏的暴雨。
來時迅猛突然,停時戛然而止。
任誰都能看出來,只待梁方平擊潰高托山,便能騰出手來。
屆時,西軍一至,李黑虎、張萬仙之流彈指間便會灰飛煙滅。
……
益都郡還是那般繁鬧。
趙霆固守郡城的策略,到底還是有些作用。
起碼郡城百姓沒有感受到兵災(zāi)帶來的恐慌,好似與以往別無二致。
烈日下,一名婦人身穿襦裙,撐著油紙傘,漫步在街頭。
婦人容姿爾爾,且年歲不小,眼角處已爬上了魚尾紋。
但其氣質(zhì)卻頗有出挑,眉宇間的婉約,恰似一江東流的春水。
這婦人,正是寫下‘才下眉頭,卻上心頭’的李清照。
宣和五年,這一年的李清照已是四十歲。
歲月到底在這位驚才絕艷的才女身上,留下了不可磨滅的痕跡。
大觀元年,李清照與丈夫趙明誠為避蔡京報復(fù),回到青州隱居。
這一住,便是十六年。
隨著蔡京失勢,趙明誠得以重歸仕途。
就在前年,趙明誠升任萊州知州,在萊州站穩(wěn)腳跟后,本想把李清照接過去,以解相思之苦,可惜天不遂人愿,北方四路暴動,李清照只得繼續(xù)留在益都郡。
忽地,李清照頓住腳步,神色疑惑地看著前方的酒樓。
卓樓!
她隱約記得,前段日子這里還是一間食肆,怎地忽然變成了酒樓。
整棟樓高三層,裝修華麗。
飛檐斗拱處,彩燈高掛。雕梁畫棟間,絲帶飄揚。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