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汴梁城的百姓見過許多軍隊,最精銳的上四軍也經常能看到。 所以他們早就麻木了,認為軍隊頂多就是這樣。 就憑著這樣的軍隊,大宋肯定打不過遼人,打不過西夏人。 這樣的民心之下,才有了用黃河當防線的急迫感。 民心即君心,這話在許多時候都是真理。 眼前的軍隊默不作聲,他們緩緩走進了朱雀門。 陣列很整齊,整齊的讓人無可挑剔的清爽。 但是沒有威嚴和煞氣! “他們是干嘛的?難道還得要去迎接什么人?” “估摸著是吧……” 百姓們議論紛紛,氣氛漸漸輕松。 當先的是折克行,本來該是黃春的,可他的那個正八字眉毛實在是有損形象,所以才換成了折克行。 當他能看到前方的宣德樓時,就張口喊道:“起步……走!” 瞬間所有人齊齊抬腿,然后重重的砸了下去。 嘭! 嘭! 嘭! 聲音漸漸雄渾,恍如爆炸。 整齊的腳步聲轟然而起,那些剛才還在輕松說笑的人都被鎮住了。 他們呆呆的看著前方,然后悚然而驚。 那些整齊的步伐在轟然而來,仿佛是雷霆,一下下的震懾人心。 “這是……這是我大宋的軍隊?” “這般威嚴?” 從未有人見到過這等整齊劃一的陣列。 從未有人聽到過這等轟然作響的整齊步伐。 一個老漢的眼中多了淚水,淚眼模糊中,他說道:“多少年了,多少年了,那些敗軍之后,大宋就再也看不到這等景象了。” 從高粱河之后,大宋再無軍心,再無民心。 此后的澶淵之盟勉強維持了一個和平的態勢,大伙兒于是就歡喜了。 和平好啊! 可誰愿意屈辱的活著? 遼人年年叫囂著南下,年年要增加歲幣…… 每一次叫囂就是一次屈辱和煎熬,哪怕知道那些叫囂多半為假,可萬一變成真的呢? 遼人若是南下,大宋軍隊可擋得住? 擋不住! 所以和平才變成了永久的期盼。 可眼前的這支軍隊卻讓人感到了不同。 “這是大宋的軍隊?” 有人驚呼道。 那些維持秩序的軍士們也驚呆了。 有人認出了陣列中的同袍,那些往日相熟的同袍,此刻卻在肅然行走。 腳步聲鏗鏘有力,漸漸往宣德門而去。 …… “這是……” 腳步聲在震動著大地,漸漸傳來。 遼使趴在城頭上看去,眼珠子瞪的大大的。 富弼的嘴唇在顫抖著,喃喃的道:“這就是那些兵?” “大宋的兵。” 韓琦一拳砸在城頭上,喝道:“當年某為何無這等麾下!” “遼使呢?” 有人在尋找遼使。 陳忠珩一直記得自己的職責,他的目光梭巡,找到了趴在城頭上的遼使。 遼使在說話,有人近前聽了,然后跑過來說道:“說是勁敵。” 陳忠珩跑到了趙禎的身邊,低聲道:“官家,遼使說是勁敵。” 嘭嘭嘭! 趙禎已經聽不進任何話了,他的眼中全是那一長排陣列,他的耳中全是那震撼人心的腳步聲。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