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說起這次迎新晚會,這還是大明站穩腳跟后第一次舉辦的大型文體活動。 類似春晚之類的大型活動,雖然在后世被人吐槽為一年不如一年的雞肋,但在文娛生活貧乏的年代,這樣一場晚會不僅僅代表著忙里偷閑,代表著闔家團圓,更代表著一種集體認同,一種集體文化。 當一千多人,穿著統一的幾種服裝有序聚集在一起,這樣的行動本身就是在每一個人心中添加歸屬感的烙印。 在這一刻,莫白他們那五百多人的新華工渴望融入這一集體的愿望無比強烈。 和平年代,或許有人追求獨一無二的個性。 但在如今這亂世,在這蠻荒的北美西部,每一個華人都渴望融入到集體中去,成為這龐大力量的一份子。 夏志新坐在小馬扎上,雖然明明知道眼前這些都是不成器的白蓮教眾,但也忍不住生出想要加入其中的念頭。 莫白更是羨慕地看著東邊一側的觀眾席。 與稍顯混亂的其他區域不同,這里的觀眾全都坐姿筆直,雙腿并攏,雙手輕貼膝蓋。 這些皇家陸軍第一師的戰士們,雖然與大清國的綠營都穿著綠色的衣服,但根本就是兩個物種。 大丈夫當如是! 莫白想起了自己在街上聽說書先生講起過的這句話。 他已經下定了決心,無論夏先生說什么,明天的志愿填報自己一定要寫參軍入伍。 …… 隨著太陽漸漸西沉,迎新晚會正式開始。 其實很多人都不理解,這種露天集會為什么要放在夜晚。 在過去的農村,蠟燭是極其奢侈的物件。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