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以氣死風燈為代表的馬燈、煤油燈,如今在美國西部已經相當流行,但尚未正式傳入中華本土。 在國內傳統的廟會也好,戲班子搭臺唱戲也好,都在白天舉行,大晚上的又能看清個什么勁? 而且這么多人,不說拍手叫好,就是每人偶爾耳語幾句,臺上戲子的聲音也就聽不到了吧? 一直到舞臺上酷炫的燈光啪地亮起,一切疑問才煙消云散。 在這個白熾燈都還沒有普及的年代,這一場使用了光束燈和擴音器的視覺盛宴,絕對是超綱了的。 作為一個后世人,朱富貴很難體會到這些土著見到這一切的震撼心情。 畢竟按照朱富貴的眼光,這種燈光音效的水平不要說比肩專業的藝術晚會,就是比起他參加的那十三場婚禮都要遜色不少。 實際上,這些廉價的光束燈、氣球、禮賓炮什么的,就是朱富貴從婚慶公司采購的。 那家婚慶公司還大方的送了朱富貴一套結婚照。 當朱富貴將自己和殷素素的黑白合照寄送過去的時候,那頭的批圖師傅還直夸小兩口會玩,復古得挺徹底,十足的爵士范。 朱富貴到現在都沒想明白,一個穿著幾乎和“是兄弟就來砍我”同款的酷炫戰甲的男人,和一個穿著殷人傳統服飾,帶著長長羽冠的女人,會和爵士范扯上什么關系。 大概這么說,會容易滿足客戶的小資情懷吧? 話說回來,穿這種衣服拍照當然不是朱富貴的主意。 他為大明國母的審美趣味感到悲哀。 而那一套合影,已經被殷素素當做最珍貴的寶物,小心翼翼的珍藏起來,放在她心愛的鹿皮枕頭下面。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