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朱富貴繼續閱讀這份十九世紀的報紙。 看著這上面光怪陸離的消息,遠比在大明境內溜達更能感受到自己身處強盜盛世的時代。 噗嗤—— 看著看著,朱富貴忽然一口牛奶噴了出來。 “怎么這么不小心!”殷素素連忙拿出手絹給朱富貴擦嘴。 “不能怪我,素素你看這個!” 朱富貴指著第二頁上一副照片說道。 “呀,這不是那些海軍學員嗎?他們怎么上報紙了?”殷素素不懂英文,倒是沒有看出什么來。 朱富貴給她解釋了原委。 原來“幕府謝罪團”在經過了一個多月的長途跋涉后,終于抵達了米帝首府華盛頓。 不出所料的,林肯看到朱富貴親自撰寫的英文國書非常高興。 此時正是他因為戰事不利受到國內輿論指責的高峰。 林肯特地在白宮外的草坪上舉辦了高規格的記者招待會,向世人介紹自己的日本朋友。 在遠東獲得一個大國的支持(日本此時有3000萬人口,與美國相當),不管那個國家拉不拉跨吧,總之是一項重大的政治加分項。 在記者招待會上,林肯當眾朗讀了他的摯友,遠東的拿破侖“德川慶喜”將軍的來信。 當然了,林肯根據需要對信的內容作了刪節。 畢竟里面有很長的篇幅,都是“德川慶喜”瘋狂慫恿美國政府登陸京都擊斃天皇的內容。 這種要求實在是異想天開了,林肯當然不會念出來。 他主要念的是“德川慶喜”自述是如何仰慕美國文化,如何崇拜美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兩位大統領—— 一位是國父喬治·華盛頓,另一位自然就是德才能與喬治·華盛頓比肩的林肯閣下了。 除了措辭諂媚的吹捧外,“德川慶喜”也并未口惠而實不至。 他大方的表示,日本作為后發國家想要變得強大,離不開美國老大哥的提攜。 日本國已經下定決心脫亞入美,聘請美國專家來日本全面指導軍事、財政等各項改革。 為維護東亞地區與太平洋地區的和平穩定,以及爭取美國政府的高息貸款,幕府政府允諾做到如下二十一條: 1、凡關東、瀨戶內海沿海一帶土地及各島嶼,無論以何項名目,概不讓與或租借與他國,只可租借與米利堅合眾國。 2、由米利堅合眾國建造由名古屋接連江戶路線之鐵路。 3、日本政府允將福山以北及蝦夷古各礦開采權,許與米利堅合眾國臣民。 4、如日本政府聘用政治、財政、軍事各顧問教習,必須先向米利堅合眾國商議。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