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越便宜、越簡單的機械文明值耗損就越低,比如一艘300萬的海輪船,比起3萬元的內河運輸船,文明值消耗高不止100倍。) 這種壓路機平臺售價只要3萬元。 不過朱富貴去咸魚上淘了淘,買到了十臺二手車,加起來也不到20萬元。 朱富貴為鳳津線壓路,當然是擺個樣子了。 其實早在昨天下午,鳳津線已經完成了全部路邊的建筑工作。 考慮到鳳都與新津之間未來的通車量可能會高,因此鳳津線的路面還是很厚的,夯土層達到了30公分,并用壓路機對每一寸路面進行了5-7次壓實。 在筑路的過程中,還根據印度的先進經驗,使道路中央微微隆起,道路兩側輔以排水溝,便于雨天更快的排水。 這樣建筑好的道路,每日夜通過三四百輛汽車問題不大。 之所以盡可能地夯實加厚路面,一方面是出于軍事安全的角度考慮,另外一方面,也是出于一五計劃中,大明必然出現的二元經濟的考慮。 眾所周知,在后世天津是一座工業城市。 雖然后來嘗試著建立濱海新區轉型,但基本上收效甚微。 可是在新大明帝國中,新津除了作為重要的軍港,主要是一座農業城市。 新津外圍的土地在由朱富貴起草,全體大明內閣舉手表決通過的《大明第一個五年計劃》中,將建成150萬畝以上的農業園區,確保鳳都及周邊地區的糧食安全和蔬菜、肉蛋奶的供應。 除了水路運輸以外,鳳津線將是重要的農產品轉運干線。 與之相應的,鳳都則將朝著特大型工業城市的目標邁進。 至于污染問題,朱富貴也只能力所能及地考慮一下,不是最核心的議題。 畢竟學習米帝那樣將行政首都和工商業重鎮割裂開來,并不符合如今大明的國情。 隨著朱富貴駕駛的壓路機轟隆隆向前,兵部運輸車隊裝滿了軍事物資,開赴朱奇諾防線。 有了這條高速公路,借調到兵部指揮工程兵的耿俊華表示,只需要一周時間,大明就能建成不可攻破的偉大防線。 ………… ………… 感謝莫得感情的打賞500起點幣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