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由于大明和淮軍簽有相關協議,大明是不能招收淮勇上船的。 這份協議主要是為了保護淮軍,否則李鴻章都根本不敢在上海駐軍了。 那不得整營整營地把自己賣咯? 但這份協議其實也是有漏洞的。 大明雖然不招淮勇上船,可退役的淮勇還是可以招的。 只要提供淮軍將官出具的保證書,大明就會招收“退役淮勇”前往大明。 于是,各營的將官除了前兩筆銀子,還多了一筆頗為豐厚的“贖身銀”。 好比是秦樓楚館的里的姑娘,攢下一筆銀子給自己贖身。 淮勇若想渡海前往大明,也得向長官孝敬上一筆銀子。 面對一鍋三吃,大把大把真金白銀,哪個將官能不動心? 甚至就連李公爺自己都忍不住生出俺也干一票的想法。 不過公爺到底是公爺,見識不是那些愚昧丘八可以比的。 把兵都賣干凈咯,還要將官干什么?還要他這個公爺干什么? 這等于是天冷燒了斧子來取暖,實在是愚蠢! 斧子是這么用的嗎? 斧子是用來砍柴的! 同樣的,淮勇是用來賣的嗎? 淮勇是用來捉捻子的! 李鴻章將幾個過分的家伙殺頭抄家,又語重心長地和各營將領講明利弊和細水長流的道理。 在整頓半個月后,淮軍這才真正開拔,準備踏上北伐捉捻的道路。 當然了,名義上李鴻章當然不是那么說的。 他對鄉賢士紳們的說法是,當年曹操曹丞相之所以能自漢末群雄脫穎而出,成就一份霸業,其基石便是他在初平三年平定山東,招募青州黃巾為青州兵。 今日我李某人明為明公,實為……咳咳,實也為明公…… 不過你們懂的,我李某人北上蘇北山東,那山東捻匪就是當年的青州黃巾,而我李某人也要將他們練為強軍,保境安民。 蘇南本富,與大明通商的人也多。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