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比起北京郊區的英國佬和印度仆從軍來說,菲利克斯是幸運的。 與華北平原秋冬季節干燥的農田不同,五大湖地區的農田還是比較濕潤多水的。 在看到旅長片刻之間從一個日耳曼人變成了黑人,痛苦地蜷縮在一起,菲利克斯連忙躲進了一條排水溝里。 在他不遠處,是一輛僥幸躲過轟炸的杜賓汽車,不顧一切的朝著水渠里沖去。 但很快,這輛輪式汽車就陷入了泥漿之中,原地打轉寸步難行,成為了活靶子。 整個農田中,到處都回響著痛苦的哀鳴。 梟龍5型飛機的載彈量還是太低了。 轟炸一共只持續了十五分鐘就結束了。 但菲利克斯發誓,這是他一生中度過的最漫長的十五分鐘。 大約有20部汽車被焚毀,這些被燒灼得扭曲變形的鐵皮上,偶爾還會掛著半個焦黑的身子。 顯然是試圖跳車失敗的汽車兵。 地獄模樣的公路和麥田里,到處都是驚魂未定的士兵。 之前那些看起來神駿不凡的高頭大馬,此刻要不是已經散發出了香噴噴的馬肉味道,要不就是舉足無措地游蕩著,鼻孔里時不時噴出熱氣。 這一幕,若是索特那王爺有幸看到,一定會聯想起當年在八里橋英法霰彈炮擊后,韃靼騎兵留下的,空蕩蕩的戰馬。 “什么聲音?” 菲利克斯從麥子間探出了頭,他好像聽到了奇怪的聲音。 接著,驚恐的叫聲此起彼伏:“是明軍!” 只見在前方山的拐彎處出現了一個騎著自行車的明國士兵,接著是第二個,第三個…… 密爾沃基-麥迪遜防線中修建的硬化道路,讓27師的小伙子們如魚得水。 他們胯下的自行車有黃色的,也有藍色的。 雖然有一部分零件有無法抹除的,銹蝕的痕跡,但看得出來,它們都得到了精心的保養,刷上了機油。 這些幾乎是按照廢鐵價格收購來的,后世共享單車尸體,在這個時空再一次體現出了自己的價值。 大明的坦克已經越來越重了,變得不再那么適合用中小型運兵船運輸。 這些自行車作為輕步兵的載具,倒是十分適合。 不僅僅是27師配備了,遠在東南亞的莫白那里,更是大量裝備。 畢竟往東南亞運輸燃料不易,且那邊道路窄小,草木繁雜,自行車才是最地道,最昭和的交通工具。 當然,27師的小伙子們不是燕雙鷹,沒有騎著自行車雙手開槍的本事。 他們跳下自行車,迅速組成了三人一組的小隊,貓著腰,熟練地交替前進。 三三制從大明皇家陸軍建軍伊始就是重點訓練的科目。 朱富貴雖然不是什么軍事天才,但一些常識還是知道的。 像某些電影里一樣搞漫山遍野的,毫無技術含量的人海沖鋒肯定是不行的。 搞那個還不如練排隊槍斃呢,至少在面對缺少機槍的敵人時還能占到優勢。 在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朱富貴讓戰士們練三三制都是超前了的。 面對北美西部的白人民兵,三三制并沒有發揮多大的作用。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尤其隨著加特林和馬克沁等機槍工藝逐漸成熟,三三制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眼前這支英王德意志軍團沒有機槍。 這玩意屬實是奢侈品。 倒不是機槍其本身有多貴,主要是它消耗起子彈來實在太過恐怖。 除了不知道貴字怎么寫的大明之外,也只有英法德這樣的老牌強國能夠普遍裝備。 當然,所謂的“普遍裝備”,一個軍團有那么一架兩架就不錯了,自然輪不到這幫雇傭兵來使用。 英國目前使用的是一種類似馬克沁的機槍,重量超過30公斤,非常笨重,且結構十分復雜。 這么寶貝的東西,自然是不能放在不靠譜的汽車上了。 英國軍官組織起一些抵抗,其中就有一輛夏爾馬戰車,上面安裝著一門機槍。 馬車上的英國機槍手正朝著大明士兵拼命掃射。 不過那挺機槍也就怒噴了不到兩分鐘,就因子彈見底而啞火了。 裝子彈箱的杜賓汽車早已翻車,英國人提前一百年嘗到了槍彈分離的痛苦。 甚至明軍的狙擊手都沒趕得及定點狙擊他,英國機槍已自廢武功。 看著源源不斷出現的大明士兵,菲利克斯轉過身去,本能地朝后方逃去。 比較尷尬的一點是,他如今的所謂“后方”是西北面,是明軍主力部隊攻擊的地方。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