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緬甸畢竟是一個面積11T的區域大國,大明想要完全清剿英緬部隊尚需時日,因此朱富貴大元帥坐鎮仰光進行督戰也還要持續一段時間。 在預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的是,遠在君堡的阿卜杜勒老弟派來特使,表示對于帕米爾高原及印度河流域出現的韃靼人表示關切。 按照早些年的《三皇同盟條約》中關于印度切割的條款,這一些地區是屬于奧斯曼。 當然,按照相關條約,奧斯曼也要派兵來印度參戰。 但到目前為止,奧斯曼方面僅僅派出了一個土耳其旅嘗試對印作戰。 結果還沒到印度,甚至都不是被英國人,而是被波斯當地的什葉派民兵就給就地殲滅了。 在印度概念范圍內,朱富貴沒有見到奧斯曼的一兵一卒。 但后者堅持認為,大明方面不應該染指他們的利益。 鑒于東邊復雜的環境,阿卜杜勒的特使不是從波斯高原走陸路,或者從波斯灣走海路抵達仰光的。 波斯-里海一線如今是英俄聯軍的重點布防區域,奧斯曼帝國屢戰屢敗,要不是有明德兩個大爹血C,怕是已經被毛子打進巴格達,光復君士坦丁堡了。 當然,畢竟是三皇之一,奧斯曼帝國也并非毫無作用。 首先,他成功遏制了沙皇黑海艦隊通過土耳其海峽,進入地中海,對德國人和意大利人造成壓力。 其次,奧斯曼人及其仆從軍共計120萬大軍進行了西征。 當時正好是德國人擊碎比利時防線,攻克布魯塞爾的時候。 英法兩國為了防止巴黎再次淪陷,從北非抽調回了大量部隊。 奧斯曼軍隊最終以慘烈的交換比,奪回了埃及。 只不過,在英法聯軍撤出西奈半島的時候,通過沉船等方式,破壞了蘇伊士運河。 以奧斯曼人的能力完全沒有辦法疏通航道。 實際上,在西奈半島以東,沿著2B鐵路而建成的,面條型國土的新生國家——猶大王國,他們是有能力,有技術恢復蘇伊士運河的航運能力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