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第806章 敗天半子(2合1)-《我大明武德充沛但選擇文化勝利》


    第(1/3)頁

    當劉錦堂寶劍出鞘,而對面如同狗熊一般的尼古拉那維奇惶惶驚恐的那一刻,夏志新甚至有一種少年袁本初在董卓面前拔劍,高呼“吾劍未嘗不利”的既視感。

    這個例子雖然不太對勁,但如此少年英雄,難怪楚王愛之尤甚??!

    劉錦堂亮劍的意思很明確,已經(jīng)在大明手上的東西,不要拿來談,任何大明嘴里的肉,都不是談判的籌碼。

    當然,劉錦堂走的是大炮公理的路線,得出葉尼塞為華夏故土的結(jié)論。

    但哪怕走文化路線,說葉尼塞是大明故土同樣也是一點問題沒有。

    先不說蒙元那邊的法統(tǒng),單說葉尼塞地區(qū)的所使用的葉尼塞語,在語言學上就被認為是北美印第安語與漢語中間支。

    殷人乃華夏遺脈,殷土乃華夏古有領土,這是大明立國的根基之一,統(tǒng)治北殷的法理依據(jù),也是大明版本的政治正確,不容懷疑。

    想要將這一點在學術(shù)上徹底形成邏輯閉環(huán),葉尼塞語這種兼具華夏語言與印第安語特點的中間態(tài)語言,自然是最好的證據(jù)。

    通過研究葉尼塞語,可以自然而然地得出,華夏與殷人必定有著共同祖先的結(jié)論。

    至于那個祖先到底是誰,那就可發(fā)揮的空間就大得去了了。

    所以對于這快地方,身為學術(shù)型官僚的夏志新也是志在必得的。

    此時,雙方劍拔弩張,空氣中似乎也有火星正在爆發(fā)。

    仿佛一個不慎,一場談判就要演化為一場火并。

    好在這時候一直沒有什么存在感的伊麗莎白女王當起了和事老,出言援場。

    “尊敬的客人們,時候已經(jīng)不早了,我為大家準備了豐盛的晚宴,大家享用過后再談吧!”

    明俄雙方也正好借著這個機會,刀劍入鞘,各自冷哼一聲,表示給女主人一個面子。

    匈牙利廚子的水平還算不錯,勉強沒有墮了諸夏遠房的名頭。

    尤其是匈牙利牛肉湯和最負盛名的土豆燉牛肉,讓人在寒冷的秋天感受到了無比的滿足。

    吃飽喝足后,明國代表團也好,俄國代表團也好,顯然沒有放松休息的打算,全都再一次齊聚談判桌前,開始了新一輪的唇槍舌劍。

    艱苦卓絕的談判,尤其是涉及到各自核心利益的談判,從來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持續(xù)數(shù)日那是常態(tài)。

    如果一方上來三下五除二就答應了所有條件,另一方反而會懷疑對面的誠意。

    那樣得來的條約,和茅坑里的廢紙無異,就是用來撕毀的。

    相反,滿地煙頭,房間里煙霧繚繞,漫長的沉默,或者不停的吵嚷,拍桌子,瞪眼睛。

    甚至如美帝那樣沒有教養(yǎng)的家伙,還喜歡在談判陷入僵局的時候,折紙飛機或者揉紙團砸對方的談判代表。

    這些才是富有誠意的談判的常態(tài)。

    而這一次大明也好,俄羅斯也好,雙方都真的不想再打了,雙方都是富有誠意的。

    ·

    當年朱富貴與阿布杜勒、威廉一世在新滬進行三皇談判,三方的共識遠大于分歧,所以整個談判的過程相當愉快且高效。

    就算是類似印度利益切割那樣各有算盤的部分,因為根本就是討論完全沒有影子的利益,大家也算是相互謙讓了一番,很快就簽下了自己的名字。

    總得來說,那場談判歷時只有四個小時,還沒有太多口水仗,但三位君主都已經(jīng)感到精疲力盡了。

    相比之下,這一次大明與羅剎國的談判顯然與友好會盟沒有一毛錢關系。

    這就注定了,這場談判是一場腦力、意志力,也是體力的較量。

    在接下來的整整五天里,大明-西楚代表團與羅剎國代表團進行了一條一條河,一座山一座山,一個峽谷一個峽谷的,馬拉松似的的談判。

    談判線也正在快速的向莫斯科飛奔而去。

    談判這種東西,本質(zhì)上與攤販砍價是一樣的。

    講究一個漫天要價,落地還錢。

    當尼古拉那維奇大公拋出的第一個兩國邊界是葉尼塞河,而不是貝加爾湖,更不是他們所謂的“阿穆爾河”也就是黑龍江的時候,其實已經(jīng)暴露沙俄的色厲內(nèi)荏了。

    他們連漫天要價的膽量都沒有,憑什么能掌握談判的主動呢?

    按照事后《莫斯科消息報》的說法:

    第一天,躊躇滿志的尼古拉那維奇大公正在與卑鄙可笑的契丹人討論葉尼塞河流域的歸屬問題;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