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不過相對來說人數不是很多。 因為對于他們來說,參加森下將軍的神風敢死隊,一人壯烈,全家歸化,這才是更有效率的方式。 至于說暹羅人…… 這幫家伙就算報名,工部也不會要的。 過年那會兒,暹羅遭遇了罕見的低溫,氣溫達到了零上七攝氏度,據暹羅宣慰司報告,一個月凍死了好幾百人…… 當然了,倭人、朝鮮人也好,白奴也好,之所以這么干勁滿滿依然離不開大明朝廷一貫堅挺的聲譽。 之前交趾認、暹羅人在緬甸修公路的事情大家可是聽說了。 修了上千公里的公路,就死了3000多個交趾人。 這是什么? 這是上上善??! 大家都相信,朝廷允諾的藥品、食物、保暖器材一定會到位。 在鮮卑利亞修路雖然聽上去可怕,但比起在芝加哥和倫敦的工廠里為資本家工作,那就顯得一點都不可怕了。 當然,除了創紀錄的人力數量,各種物資的供應才是重中之重。 之前俄國使團乘坐過的黑水都護府糧油專列成為了最重要的補給線。 不僅僅將食物和生活用品運往鮮卑利亞,還有難以計數的鋼鐵也會讓這條鐵路始終滿負荷運行。 要知道,為了建造這條堪稱奇跡的漠北鋼鐵之路,朱富貴可是搬空了唐山第一鋼鐵廠整整一個車間的秘密庫存??! 這么多鋼鐵,足以讓整個世界為止顫抖。 當然,更大的可能性則是,唐寧街十號里面,反向抽煙的胖子就怒斥無能的情報官員,又特娘地把情報數字的小數點搞錯了不是? 就算我把這根印度雪茄倒著抽光,吞到肚子里面去,明國人也絕對不可能生產這么多鋼鐵! 絕對不可能! 不過就算老丘吉爾的咆哮響徹唐寧街,這一切朱富貴已經管不了了,他也已經踏上了穿越太平洋的行程,返回朝思暮想的家。 朱富貴返回鳳都的時候已經是清明節前后了,正好能夠趕上出席鳳都政治經濟學院的開學儀式。 這家學院的誕生也是借鑒了老牌帝國主義帶英的經驗。 倫敦政治經濟學院不僅僅給他們本國提供了不少優秀的政客,也給大英后殖民時代得以維持全球影響力,特別是英聯邦內部強大的影響力,立下了汗馬功勞。 培養本國政客就算了。 朱富貴沒有建立一座學校教人忽悠民眾的打算,大明的官員還是得一步一步從基層走來,得到充分鍛煉,才比較令人放心。 鳳都政治經濟學院培養一批基層干部倒是可以,理論結合實踐嘛。 另外,培養一大批大明制度的堅定擁護者,大明朝貢圈的捍衛者,大明文化的皈依者,倒也是一個不錯的主意。 隨著《條約》簽訂,亞歷山大二世已經在朱富貴的字典里正式升級為了“亞歷山大老弟”。 既然亞歷山大老弟這么給面子的派女兒來求學,那么大明自然試一試這個法子是否可行了。 · 這一次離開鳳都的時間有點久,將近兩年時間,就連朱富貴自己都有點認不出鳳都的新面貌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