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五十萬兩,相比起朝廷一年的稅收,不算什么,但也要看時機的。 維持朝廷運轉、支撐軍費開支,需要大把大把的銀兩,朝廷本就“窮困潦倒”,就等著開春后恢復耕種,回一口氣。 議和的初衷是“活下去”,云州想通過議和,把大奉往死路上逼,朝廷肯定不會答應。 永興帝淡淡道: “朕有意與云州和談,看來,是云州不愿意與朝廷和談。” 姬遠眉頭緊皺: “陛下這就讓我為難了,我云州軍氣勢如虹,若非父皇顧念天下蒼生,如今恐怕早已兵臨城下。我們云州誠意和談,怎地在朝廷眼里,就像是在施舍乞丐?” 他再次提及云州軍在戰場上的優勢,暗示雙方的不對等關系。 聞言,永興帝與諸公眉頭一皺。 這時,姬遠突然話鋒一轉,嘆息道: “罷了,本官就擅作主張,退一步,今年的歲貢可以折半,但來年要補。 “陛下,各位大人,以為如何?” 永興帝默默吐出一口氣,含笑道: “細則方面,就交由鴻臚寺與姬使節磋商。” 所謂細則,就是繼續討價還價、扯皮。。 殿前議事,只討論一個大概,細枝末節不談。 許元霜默默聽著,差不多摸清了姬遠的套路,昨夜姬遠和葛文宣法螺傳音,提前討論、分析了大奉皇帝和諸公的心里,以及大概的承受能力。 得出的結論是,極限在二十萬到二十五萬兩白銀之間(絹另計)。 出發的路上,許元霜還在想,這第一個條件,或許便是一場“惡戰”,但以九哥的口才,想必沒太大問題。 如今才意識到,自己還是小覷了姬遠。 他為何估算的如此精準..........許元霜心里一動,猜測是與昨日在京城外擺架子試探有關。 初步敲定第一個條件后,姬遠繼續道: “第二個條件,父皇希望陛下能廣貼告示,承認我云州一脈亦是中原正統。” 諸公對此倒是還是鎮定,沒有人跳出來疾言厲色的指責。 “欺人太甚!” 穿常服的乾親王,元景帝的弟弟,大步出列,怒視姬遠,喝道: “爾等反賊,配稱中原正統?不過占山為王的匪寇罷了。” 當即就有幾位君王、親王出列,跟著附和。 與諸公的反應截然不同,皇室宗親的態度極為激烈,中原一脈算中原正統,那我們呢?我們難道是反賊? 如果非要深究,還真是,但正因為這樣,大奉皇室宗親是絕對不會承認、退讓的。 姬遠臉色一冷,掃過幾位親王、郡王,淡淡道: “武宗皇帝當年怎么得的天下,諸位心里不清楚?我們只是要回自己的身份、地位,乃人之常情。” 方才站出來的那位親王訓斥道: “五百年前,昏君無道,親賢臣遠小人,殘害忠良,武宗皇帝為保祖宗基業,挺身而出,乃順應民心之事。” 姬遠針鋒相對,拔高聲音: “先帝元景昏聵無能,沉迷人宗道首美色,修道二十載不理朝政,以致于民不聊生。我云州一脈不忍祖宗基業毀于昏君之手,揭竿而起,亦是天理昭昭,順應民心。” 幾位親王、郡王勃然大怒: “口出狂言!陛下,此子當斬!” 如果讓諸公來選擇,這是不需要猶豫就能答應的條件,因為不必付出實質性的代價。 當然,也不是沒有代價。 一旦朝廷承認此事,那么云州亂黨就變的“名正言順”了,百姓歸順倒還是其次,怕就怕那些鄉紳地主,地方官員會理直氣壯的叛變,投靠云州。 既是中原正統,那就不算背叛,便是想當忠烈之士,寧死不降都難。 但這些都是小事,因為就大奉目前的情況,打是打不贏了,既然打不贏,官員們叛變投靠是遲早的事。 所以諸公對此,沒有太大的抵觸情緒。 可在皇室宗親眼里,承認云州是中原正統,可比五十萬兩白銀更難以接受,因為這是對祖宗的背叛。 永興帝眉頭緊鎖,緩緩道: “此事容后再議!” 他不打算在此時做決定,反正殿前議事是定主基調,“兩國”談判,涉及到的細節繁雜,不是短時間內能出結果。 豈料姬遠極為強勢,搖了搖頭: “來之前,父皇特別交代,此事,陛下若不答應,和談便不用繼續了。” 這相當于把話堵死。 你永興帝要么答應,要么中止和談,云州在這件事上絕不退讓。 “癡心妄想!” 譽王也站了出來,沉聲道: “本王也可以告訴你,這件事,朝廷絕不退讓。” 姬遠負手而立,嘆息道: “本官已經在歲貢上做出如此大的讓步,給足了朝廷面子,沒想到得來的是這樣的回報。” 他臉色一沉,厲聲道: “爾等真不怕我云州十萬鐵騎嗎!” 先占理,再用勢,腰桿挺得筆直,把一眾親王郡王襯托的強詞奪理,不識抬舉。 一位郡王喝道: “那就先把你殺了祭旗!” 姬遠冷笑道: “本官若是怕死,便不會進京。” 其實本次和談的真正目的,是兵不血刃的逼大奉割地求和,爭奪地盤乃云州的核心目標。 因為得到的地盤越多,國師許平峰凝練的氣運越多,距離天命師就越近。 姬遠咬著第二個條件不放,乍一看是舍本逐末,其實是吃準了永興帝會答應。 相比起實際利益、生死存亡,宗族的名聲就要往后靠。 而此事更多的是大奉皇室兩脈之爭,不算觸及核心利益,諸公反對的情緒不高。 那么,就憑幾位皇室宗親再怎么叫囂,也不過是無能狂怒。 永興帝盯著姬遠看了片刻,一字一句道: “好,朕答應!” 此言一出,殿內的宗室臉色一變,高呼道: “陛下.......” 永興帝抬了抬手,用銳利的目光逼退眾親王、郡王: “朕主意已定!” 包括譽王在內,一眾宗室看永興帝的眼神里,充滿了失望。 永興帝轉而看向姬遠,問道: “第三個條件是什么。” 姬遠伸出手掌,五指張開,朗聲道: “割地,大奉要把雍州、禹州和漳州割讓給我們。” 金鑾殿內,一瞬間陷入死寂,然后又在下一刻掀起嘈雜的議論聲。 盡管諸公,以及永興帝都提前猜測到云州可能會獅子大開口,要求賠償和割地,讓委實沒想到胃口竟然這么大。 兩邊打生打死這么久,大奉也才損失一個青州。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