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不過,我有我自己的理解。 因為解讀山海經(jīng),站在山海經(jīng)的時代去想,我們只要找,山海經(jīng)里其他提到其他‘燭’字是什么意思,就可以了。 有嗎?有,大家都知道,燭龍……‘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視乃明。不食,不寢,不息,風(fēng)雨是謁。是燭九陰,是謂燭龍?!? 關(guān)于燭龍,太復(fù)雜,牽扯太多,我只能單獨一章去解釋,這里不多說了,直接告訴你們我的想法。 那就是燭字在上古時代,并不是指火把,而是單指燭龍。 燭龍又叫燭陰。那條‘龍’,就是燭的本體,在上古時期,提到‘燭’,沒有別的意思,就只特指一個對象,特指那‘燭龍’。 燭在甲骨文里,乃至更早文字里的象形,不是象形別的,就是象形那條龍。 龍乃鱗蟲之長,一條頭上有火的長蟲,這就是燭龍的象形體。 ‘燭’這個字,特指它。 燭光意義為:仿佛燭龍直目正乘般的光。 再白話一點,也就是又長又直的光柱。 在夜晚,強烈的光源如果朝一個方向傳播,并且周圍很黑,而空氣中粉塵、霧氣較多,則會散射,形成明顯的光柱。 在山海經(jīng)里,光柱,這才是燭光的意思。 在上古漆黑的夜晚,除了月光和火把,就沒有其他光源的時代。 人們看到橫在半空中的光柱,是極為震撼的。 不亞于我們,看到一發(fā)龜派氣功波。 宵明指一個把晚上照的通明的一個東西。燭光指一道光柱。 搞清楚這兩個名字背后所代表的現(xiàn)象,才好理解山海經(jīng)里的記載。 “舜夷登比氏生宵明、燭光,處河大澤,二女之靈能照此所方百里?!? 首先不可能是燈籠、火把那么簡單,必然是如探照燈,大型光源般的狀況。 在夜晚,超出了當(dāng)時人們的認知,是一種從來沒有見過的光。 通照百里,還有又長又直的光柱。 我想以你們搞事情的心態(tài),第一反應(yīng)是有UFO…… 夜晚,大湖上,兩顆發(fā)光體懸飛著,照亮方圓百里。 一道劃破天際的光柱,可能是橫著,也可能是豎著,不知道在干嗎。震驚了舜所管理的部落人民。 舜的兩個女兒,就這么被帶走了…… 哈哈哈,這恐怕是最直觀的理解了。 但即便是支持外星人的我,也要質(zhì)疑。 首先如果是UFO,那么說二女之靈能照此所方百里,就很牽強。 為何跟二女有關(guān)?沒道理啊,除非兩種可能。 一種可能是二女升天了,被UFO帶走了。 光柱把舜的兩個女兒帶走了,對于旁觀者而言,自然是二女之靈,通照百里。 但這太牽強,我都不信。 另一種稍微好一點,是舜剛好生了兩個女兒,或者剛好死了兩個女兒,夭折了,結(jié)果大湖上就出現(xiàn)UFO。 那么人們才會將其對應(yīng)起來。將舜的女兒,一個叫宵明,一個叫燭光。 這可以解釋,畢竟古人剛出生,是不取名字的,一般等大了,過了最容易夭折的一兩歲,三四歲的期間,才會取個小名。之后等成年了,才會取個大名。 在最早的時候是這樣的,后來隨著醫(yī)療水平提高,嬰兒成活率提高,取名字的時間才越來越早。 現(xiàn)代才剛出生,或者還沒有出生,就把名字取好了。古代其實取名都很晚的。 回到主題,因為剛好死了女兒,或者生了女兒沒幾天,就目擊了UFO事件,所以才根據(jù)現(xiàn)象,一個取名宵明,一個取名燭光。 有女兒還沒名字,正好出現(xiàn)不能解釋的事件,所以聯(lián)系起來,這是說得過去的,但我覺得太巧合。 而且,依舊是沒有直接證據(jù)。 你們看我總是在解讀山海經(jīng)時,引入外星人的概念,但我要解釋一下,那其實是無奈之舉。 是沒有辦法,除了超級科技,則無法解釋,我才會引入外星人,或者上古科技的概念。 凡是能正常解釋的,我都盡量給出正常解釋。 那么,通照百里,又長又直的光柱,以上古的條件,能不能解釋呢? 可以。 舜,或者舜的老婆,或者舜的女兒。發(fā)現(xiàn)了兩種光的現(xiàn)象。 一種是反光,一種是散射。 攝影棚里的反光傘,就是那種銀白色的傘,負責(zé)收光,打在想要照的地方,始光分布均勻,且柔和。 光最柔,均勻充斥于每個點,是什么時候?就是白天。 白天的亮,和晚上火把照的亮,是完全不一樣的,前者才可以叫做‘明’,即沒有陰暗點。 宵明,不是指特別亮,而是指某種東西,把部落照的特別通透,每個點都很亮。 火把、燈芯這類的光源,有一個毛病是什么?那就是光只集中在一個球型范圍內(nèi),距離火把越遠,則越暗,層層遞減,只照亮很小的范圍,關(guān)上燈,在家里中間點個蠟燭,四周的墻面依舊是陰暗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