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之易理與佛之覺悟。-《藍白社》
第(3/3)頁
道士為求道,尊理,立法,作術。
科學家為求真,尊定律,立理論,作技術,也是道士。
只可惜,一些迷信,只求長生,甚至只是混口飯吃的道教人士,混淆、污濁了道士的概念。
所以用道士這個詞,會不貼切,最好還是用‘求道者’,來描述物理學家。
時代會變得,兄弟們,總有一天,科學家這個詞,也會變得污濁而包含部分貶義,有陰有陽,有褒有貶,被人尊敬,也被人唾棄。物理學家現在暫時還只是新生事物,不過幾百年歷史,但總有一天,也會腐朽而不順應時代了。
只要在理法術的范圍,就總有一天會變得,順應時代或被淘汰。
屆時,或許會有全新的,尊理,立法,作術的職業,以全新時代的全新方式,繼續求道。
這本身,就是道。
一切都會變,唯道不改,這就是……道之易理。
道之中,名為易的這個道理啊。
西方的神,因為有了具體形象和定義,被強行從未知狀態,描述成已知,所以會很不容易順應時代,太死板,才最終被物理學擊敗,打倒。
可我們信仰的道,是從不會被打倒的,壓根沒有被打倒的概念,它是什么我們都不知道。它還是未知的。
所以科學,永不可能擊敗道,他們甚至被包容了,他們也是求道者。
敗的不是道,是道家,是道教,是我們,只有人會失敗,道永存。
有變化就有興衰,就有生死,就有存在與不存在。只有人,只有物,只有非道的一切,才會因為不斷地變化,而衰亡或崛起,這叫自然而然。
道本身是不改的,無形無質,不知其名,未知而獨立,所以無敵,不滅,永存。
老子看出了道的‘無為而無所不為’。
道自己不動,動的是萬物。宇宙所有的粒子所有的一切都在變化,這叫‘為’,但是自然規律沒有變,它甚至無形無質,這叫‘無’。
所以道好像什么都沒做,卻又什么都做了。
無為而無所不為,這句話的本質就是萬變不離其宗。
翻譯通俗點,便是掌握住自然,則自然而然。
無為,不是什么都不做,是掌握住根本。
順應自然,處于自然的節點上,不要刻意地去做,恰到好處,自然而然則無往不利。
引申一下,真能做到‘無為而無所不為’的人,他就是規律編輯者。
其實人只能做到,‘少為而無所不為’,也就是因果律武器。
比如我能做到了,那么我往山上一站,倒了一杯水,好了,不要多做,水不要多倒,也不要少倒,洽到好處,掌握住自然的那個巧妙的節點。
于是,因為這一杯水,一系列的自然而然效應,如多米諾骨牌般連鎖反應,最終美國經歷了一場特大的風暴,史無前例,死傷無數。
這便是……無為而無所不為……的一種,或一個片面。也即是傳說中的,呼風喚雨。
明白吧?所以說科學沒有脫離這個范圍。
物理學家若‘得道’了,制造出天氣武器,把握住混沌效應的節點,在某個地方做個‘恰到好處’的事,擾動一下自然系統,則可呼風喚雨。
其實現在已經做到了,人造降雨只不過做的多一些,還處于‘為’的階段。
人再強,科學再發達,也只能做到‘少為’。
只有道本身,才能做到完全性的‘無為’。因為世間萬物,都遵循著道運轉,所以道不用動,啥也不用做,規則在那里,宇宙自覺地去做了。
老子就是看清了道的無為而無所不為。
所以提倡無為,因為這是最高境界。
然其實,人,是做不到最高境界的,至少現在看來,我們貌似不可能成為規則編輯者。
如果可以,那我們就‘成道’了。
探索道,叫求道。若能明白道,順應其中的道理,恰到好處地影響自然,則叫‘得道’。
真正的無為而無所不為,乃是‘成道’。
或者說合道。
這是最高境界,老子說無為而無所不為,就是在說‘道’本身,用這個要求自己,也只是理想性的目標。
其實我們只要做到‘少為而無所不為’,那我們就已經很幸福了,很強大了。
真想人做到無為這種最高境界,我能想象的,那就是進入虛擬宇宙?這不就是成佛嗎?
我們創造一個虛擬世界,我們就是里面的規則。
我心即道,我意則理,我言出法,我行為術。
成為虛擬宇宙的道,這是‘空’的最高境界啊。
老子說無為,指出了道的最高境界。
但是我們又不是道,我們只是人啊,人力有窮。
所以人能做到的最高境界是啥呢?就是‘空’。
所以佛是找了個退而求其次的,稍微低一級的‘合道’。
道乃是我們這個宇宙的道,可佛是自降一維,以空求得無上。
說白了,活在自己意淫的世界里,掌控本來就比自己低下一級的‘規則’,哈哈哈。
所以佛掌中有國,大千世界,無不盡有。
佛,覺者,乃最高境界的覺悟。覺心、覺他、覺行。
覺悟了啥呢?覺悟了現實世界的我們,不可能成為規則制定者,因為那個規則制定者,早就有了,從這個世界存在開始,那個道就有了。
位子被占了啊,我們跟現實的道根本不是一個級別,我們只是蕓蕓眾生,只是這如夢幻泡影之世界里的泡沫。
我們不可能逆天成為自己世界的主,那么怎么辦呢?
還能怎么辦?我們也創造一個宇宙,我們成為下一級宇宙的規則,下一級宇宙的掌控者。
苦海無涯,回頭是岸。現實的最高境界,沒我們的份了,我們哪怕求得了所有真理,也只能看著,并遵循著。
除非,進入虛擬世界,放棄這身臭皮囊!
把思想轉入虛擬世界,掌控佛國。
佛,覺悟者,覺悟者的國度,便是凈土。
現實這片苦海,當脫離它,覺悟、認識到現實宇宙的不可成道的本質,繼而回頭,進入那完全為我們而生的,遵循我們意志的虛擬宇宙,此為極樂。
掌中有個虛擬沙盒游戲宇宙,大千世界,隨意創造,可不極樂嗎?
所以道家講超脫,往上超脫。
佛家講覺悟,回頭是岸……上面走不通,咱們往下超脫……
這就是一個文明的兩條路。
當技術達到一定程度后,到底是沉迷于技術帶來的,無限美好的虛擬世界,甚至是完全放棄臭皮囊,思維轉入虛擬,成為一個極樂的精神文明。
還是繼續探索下去,在這個宇宙追逐著未知,求得這我們可能永遠永遠也求不到的‘道’。
到底是成為苦海之中的求道者,還是成為脫離苦海的覺悟者。
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吧。
我們的文明,無論走向何方,終會做出自己的選擇。
……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