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1.又是一年清明時-《我在1982有個家》
第(3/3)頁
社員們也斷斷續續離開。
王向紅留到了最后。
他坐在墓碑前給烈士整理花圈,感嘆道:“叔伯兄弟們,你們在地下安心吧,咱王家現在可好了……”
“島上家家戶戶都有電燈啦,大全哥曾經問咱什么時候能有機動船,咱隊里現在的中大型漁船全改成機動船啦……”
“當時咱飄在海上,多少弟兄從生到死吃不上一碗白米飯白面大饅頭,現在家家戶戶都有了,都有了,還有肥豬肉,什么都有啦……”
“國家很好,國泰民安啊!咱們海上武工隊同志們的血汗沒有白流,你們放心的去啊!”
海風吹動花圈上的紙花‘哧啦哧啦’作響,恍若是一群漢子在說笑;立在英烈碑兩側的招魂幡搖曳,如同是英烈們揮手作別。
王向紅在碑前沉坐良久,直到午飯在即,他拍拍屁股站起來,從腰上摘下酒壺喝了一口又往地上倒酒,這才默默離去。
山頂的工程進展很快,教學樓、辦公樓馬上要封頂。
但王憶是按照現代化校園布局來規劃的,所以后面還有其他的功能化建筑:
食堂、實驗樓、倉庫、操場、宿舍……
哪怕山頂蓋樓無需打地基,哪怕這年代的樓房不用裝修,可蓋起這么一座校區還是得要一年時間。
并且耗費大量資金。
還好社隊企業生意紅火,說一句日進斗金不為過。
這樣給社員蓋樓就要耽誤時間了。
王向紅找中建的領導商量這事,中建領導確實沒法子再調撥更多建筑隊來島上干活了,可是他們幫忙聯系了民間的建筑公司。
改革開放,各行各業都需要大搞建設,這種情況下便有心思靈活膽子大的人拉人頭干起了工程。
他們正好找了中建的領導們拉業務,天涯島這塊有需求,于是領導們從中撮合了一下,有建筑公司可以來負責民居樓房的建設。
王向紅很高興,去把這消息說給王憶聽:
“王老師,有關系就是好,咱們找不到建筑隊、建筑公司,可人家中建的領導們卻隨便能找到。”
“找到的還不止一家,咱們算個賬,要是資金充裕的話,可以找兩家建筑隊同時開工,這樣速度就快了!”
王憶聽后心里一動,問道:“他們能聯系到幾家建筑公司?”
王向紅說道:“四五家沒問題,怎么了,你準備雇傭這么多公司一起干?”
說著他搖搖頭:“絕對不行啊,咱沒有那么多錢,也沒必要這么趕,最重要的是,咱用的磚頭都是自己燒制生產的,磚窯廠生產速度跟不上。”
王憶笑道:“隊長你恰好猜錯了,我不但不準備用四五家單位一起干工程,甚至不準備用兩家單位。”
“只需要一家單位就足夠了,可是怎么選擇這家單位,那就有技巧了。”
王向紅說道:“托人去打聽打聽哪家建筑公司的名聲好?”
王憶搖搖頭:“都是新公司,哪能打聽出來?不過他們既然敢跟中建的領導們要工程,那他們的資質都差不了。”
“我要根據價格來選擇!”
王向紅說道:“哦,這個事我找領導們問過了,人工價格都一樣。”
王憶再次搖搖頭:“不可能一樣的,得讓他們卷起來。”
“這樣,隊長你去跟領導們要下這些單位負責人的聯系方式,然后咱們這樣、這樣……”
他湊在王向紅耳朵上仔細介紹了自己想法。
王向紅聽的眼睛老大:“這這,這樣能行嗎?”
王憶拍拍他的肩膀笑道:“國外都是這么搞的,放心好了,能行!”
王向紅猶豫了一下,說道:“老話說,一分價錢一分貨,也不能一個勁的追求低價格,否則……”
“否則他們湖弄咱們?”王憶反問。
王向紅點點頭。
王憶說道:“嗨,你多慮了。”
“隊長你看,咱們隊里蓋樓房用的鋼筋水泥是通過徐經理買來的,磚瓦是咱們自己燒制的,材料沒問題吧?”
“剩下一個手藝和技能上更沒問題,咱們只雇傭一家單位,讓他們一座座房子來開建。”
“這樣等到所有樓房都蓋好,怎么著也得個兩三年的工夫。”
“前面的樓房先住上個兩三年,要是有任何問題直接追究他們責任,他們還能跑的了?”
王向紅一想還真是這么個道理,然后他咧嘴笑了起來。
可笑著笑著他又問:“咱們這么做,是不是有點資本主義剝削人的傾向?”
王憶說道:“咱們不這么做,就是他們剝削咱們!”
“你說老話講一分價錢一分貨,那老話還說了無商不奸、無奸不商!”
王向紅還是猶豫:“那,那咱們通過中建的領導們要這些單位負責人的聯系方式,把他們叫來以后結果又不能讓人家來干活,是不是不好?”
他咂咂嘴說:“有點得罪人。”
王憶見此失笑。
島上的社員都太老實了,太實在了。
改革開放以后,這老實人就要吃虧了!
其實他以前也是這樣的老實人,從不逛商場買衣服,因為一旦試穿就不好意思不買。
在市場上也不去品嘗商家免費推出的試用食品,因為一旦試吃就不好意思不買。
偏偏他以前沒什么錢,一旦掏錢買了那些衣服那些食物,事后都要后悔。
這也可以用一句老話來總結。
死要面子活受罪!
現在王憶有錢了,也不要面子了,一切遵從本心,只圖一個讓自己快活。
對此他的感悟是,對于窮人特別是年輕的窮人來說,他們窮的只剩下尊嚴了,而這是他們不愿向命運屈服的唯一動力,所以決不能去舍棄這份尊嚴!
王憶以前便是如此,如今他擁有太多東西了,什么尊嚴什么面子——我可去你的吧!
而改變這一切靠的是什么呢?
他想了一下,靠的是時空屋、是時空鑰匙。
這讓他忍不住感嘆。
網友誠不我欺:富人改命靠錢,窮人改命靠掛啊!
后面聯系各建筑公司負責人的事情歸王向紅,王憶得管理學校的一些事。
市里的教育單位下了通知,讓各中小學組織學生去春游、去踏春。
王憶這邊琢磨一下,既然上頭有通知,那自己就執行好了。
正好天涯山到了春天也熱鬧起來,那就在山上轉悠吧。
再者現在是山上的好時節,能吃的東西開始多起來了,其中最多的是榆錢。
半山的榆樹掛滿澹綠色,褐色的枝條上的榆錢果擠得密密麻麻,顏色是嫩綠嫩綠的,邊緣圓圓的薄薄的,中間鼓出一個個的圓疙瘩,很誘人。
所以這次的春游就有個勞動活動,那便是給家里擼榆錢。
往年到了春天,孩子和老人都要給家里擼榆錢,再過些日子則是擼槐花。
現在物資貴乏,外島漁民到了這時節往往家里要斷糧的,這樣他們就得問大自然要飯吃。
榆錢飯是首選。
其實孩子們對榆錢飯興趣不大。
以往隊里人家蒸榆錢飯都是用玉米面,榆錢本身也沒有多好吃,這東西用粗糙的玉米面一攪和蒸熟了,并不好吃。
野菜沒有油水搭配,哪有好滋味?
油水這東西能壓住野菜中的青草腥味,要想吃個好滋味的野菜,必須得準備上點油水。
但他們對榆錢本身挺感興趣,榆錢摘下來可以生吃,生吃榆錢嘴里甜滋滋。
王憶為了這次春游做了些準備,一人給發了個小背囊,里面有不同的用品。
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小背囊里的用品湊在一起便是一次野營用具。
比如有些人背囊里有野餐布,有些人的背囊里是小爐子,有些人背囊里則放了點心調料之類的東西。
學生們拿到小背囊后興奮壞了,小組的組員們湊在一起打開看,歡呼雀躍的聲音不絕于耳。
這樣背上行囊,他們開始出發進山。
進入山里,學生們開始由行軍隊列轉為散兵線。
男孩子開始吵鬧,女孩子則湊在一起找野菜。
有狗搖擺著尾巴跟在家里小主人的身后,時不時有狗遇上不對付,便呲牙撲到一起開干。
王憶見此便招呼起來:“都看好自家的狗,這怎么還牽著狗進山了?要抓兔子嗎?”
王狀元、王凱一群大男孩聽到這話頓時興奮了,甩開腿跑過來問:“哪里有兔子?堵兔子洞,抓兔子!”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