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王向紅拿出王憶提前準備的合同書給易海川。 易海川趴在桌子上仔細看,看后很吃驚:「這么詳細這么全面的合同,我還是第一次碰上,比我準備的合同可好多了。」 他問王向紅:「王隊長,這合同書的藍本能不能讓我留上一份?」 王憶說道:「行,你留吧,我們隊里有復印機,給你復印幾份?!? 易海川忍不住感嘆:「你們生產隊是真厲害?!? 今年生產隊將要大興土木了。 社員們要輪流去防空島上干活,磚窯廠生產規模需要擴大,以生產出更多的磚瓦來進行供應。 這事是王向紅和王東喜來調度。 王憶這邊忙活完了招標的事,就跟著王祥海去往錢塘海。 這次出行一共是四條大船,每條大船上搭載兩艘小船。 有機動船也有搖櫓小船,對鰻魚苗是志在必得了。 船員組成方面都是海上作業組的好手,另外王憶還帶上了大迷糊—— 這年頭治安不好,去外地海上作業難免會發生點什么治安事件,有個大迷糊這種身板的人可以震懾不少人。 上船的時候他叮囑大迷糊,不準笑,要板著臉或者什么表情也沒有。 大迷糊收起習慣性的憨笑,穿上一身牛仔服后,整個人跟戰爭機器似的… 就此,船隊準備完畢,可以出發。 他們是聽了氣象廣播后出發的,四月下旬,天朗海清。 錢塘海外面有個海線島,是一座挺大的島嶼,只是島上淡水資源匱乏,所以是個無人島。 這島嶼周邊一帶的海域便是捕撈鰻魚和鰻苗的好地方。 它位于北緯30度海洋水產黃金線,擁有得天獨厚的條件,是中國古老漁汛發祥地之一、鰻魚捕撈地之一海線島的名字就來源于鰻魚苗。 鰻魚的生活史分為6個不同的發育階段,內陸人不太清楚,鰻魚是一種很神奇的魚。 拿它的性別來說吧,鰻魚的性別是環境決定的,族群數量少時,雌魚的比例會增加,族群數量多則減少,這個整體比例是為了族群的穩定。 而拿它們的樣子來說,鰻魚為了適應不同環境,不同階段的體型及體色都有很大的改變: 首先是卵期,鰻魚在深海產卵。然后成為葉鰻,此時身體扁平透明,薄如柳葉,便于隨波逐流,能在大洋中隨洋流進行長距離漂游。 再然后是玻璃鰻,當它們接近沿岸水域時,身體會轉變成流線型,減少了阻力,就可以脫離強勁洋流了。 接下來是鰻線,它們靠近河口水域時,開始出現黑色素,養殖業鰻苗就是捕捉它們。 再接下來進入河流成長為黃鰻。 最終是在成熟時,它們魚身轉變成類似深似深海魚的銀白色,同時眼睛變大,胸鰭加寬,以適應洄游至深海產卵。 這時候就是成體鰻魚,也叫銀鰻。 正是因為鰻魚的發育階段中有這么多的不同變態所以就導致鰻魚苗不能用人工繁殖來培育,只能捕撈了鰻線,然后淡水養殖成銀鰻。 而海線島的名字也跟鰻線有關。 早年鰻魚不是很受漁民歡迎的時候,這地方因為是長江入???,導致鰻魚極多。 鰻線階段的鰻魚從海里往長江游,期間滿滿灑灑、不知其數,就跟海里飄著一條條黑線一樣。 漁民們叫它們為海線,這種情況下便有了海線島。 船隊趕到海線島一帶的時候,正是傍晚。 晚霞滿天。 海風徐徐。 漁船貼著海線島行駛,發現島上有簡易的碼頭,上面??苛舜?,然后島上有煙霧被海風吹的飄搖。 王東虎便納悶的問:「哎?海線島上現在住上人了?」 有人看到了他們的船隊,便跑到碼頭來使勁揮手。 王祥海以為這人需要幫助,便指揮漁船靠過去了。 結果這人喊道:「老板、各位老板,你們吃飯了嗎?」 王祥海說道:「沒有呢,不過我們有糧食,怎么了,同志,你那邊斷糧了?」 漁家人樂善好施,自己有糧食,那在海上看見斷炊的無論如何都會幫扶一把。 結果漢子笑道:「不是,我們這里也有飯,我們島上開了個飯店,專門做鰻魚飯還有烤鰻魚的?!? 「老板,你們要不要來試試我們的鰻魚飯?可好吃了?!? 王憶聽的心動,問道:「你們的鰻魚是新鮮的嗎?」 這漢子聽的笑了起來:「老板,你是故意考驗我嗎?」 「我們這里最有名的是鰻魚飯,都是七十歲以上老阿婆做的,她們燒了一輩子鰻魚飯,燒的可好吃了?!? 「做鰻魚飯是要用鰻鲞,鰻鲞昨能新鮮呢?是不是?」 他說著又趕緊補充:「當然,你要鮮吃鰻魚也沒問題,我們島上肯定有的是新鮮鰻魚,又肥又鮮,絕對好吃!」 王東虎問道:「你們在做新風鰻鲞???」 漢子點頭:「對,雖然不是西北風吹出來的,不過北風咸南風鮮、冬風一吹好味滿天,哈哈,也很好吃?!? 王憶看看天色,說道:「行,上去嘗嘗?!? 王祥海多了個心眼,問道:「你們這里鰻魚飯什么價錢?」 漢子說道:「不坑人,老板們放心好了,我們做的是長久買賣,不會坑人的?!? 「如果你們只吃鰻魚飯的話,一人一元錢就夠了?!雇跸楹4篌@:「?。砍增狋~飯還要一塊錢?這不是坑人嗎?」 漢子無奈的說:「你們都是海上吃飯的,出大力氣,能吃飯啊,所以才要一塊錢?!? 「再說這是下館子,你們這樣的壯勞力下館子一人花一塊錢這貴嗎?不貴啊!」 王憶說道:「行,先去嘗嘗?!? 他不怕被宰客,反正他腰里別著手槍呢。 漁船???,一群漁民下船。 漢子一看自己招徠了這么多客戶頓時大喜,點頭哈腰的招呼他們去飯店。 王憶問道:「這島上不是沒有水嗎?怎么開上飯店了?」 漢子說道:「所以這島上的東西貴,因為我們的水是從陸地上弄過來的,運費貴呀。」 「在這島上開飯店主要就是招待咱們漁民同志,再一個這島嶼位置好,捕撈到鰻魚送過來的時候鐵新鮮?!? 海線島是礁石島,島上遍生林木,飯店就在林子里一片空地處。 這地方風景很不錯,四周都是新長嫩葉,然后有婦女在忙碌的做新風鰻鲞。 新風鰻鲞是好東西,島上做的鰻鲞尤其好。 他們用的都是一斤到一斤半左右的大鰻魚,用海水洗干凈鰻魚外皮上的粘液并擦干水分,然后剖鰻魚。 剖鰻魚是細致活,這里的婦女都是行家,做起來很麻利,處理的行云流水如庖丁解牛。 她們使用工具簡單,一塊木板上釘一根鐵釘,把鰻魚掛釘子上,快刀開膛破肚、摘除內臟即可。 只見這些人手持手術刀,一刀下去就能露出光滑平整的刀口和鰻魚粉紅色的魚肉,手藝比天涯島的社員還要好。 剖好的鰻魚用鹽腌制起來,不用太久,兩三個小時即可,剩下的便是曬。 讓風與陽光吹曬個七天八天的,這樣出來的便是新風鰻鲞。 現在一些空地上擺放起了木架,上面擱置了竹簾,曬上了許多鰻魚。 地方不值錢,飯店建的大。 而且是用彩鋼瓦房建起來的。 王憶第一次看到這個時代的彩鋼瓦房,質感比他帶來的要差很多。 四十多號漁民進去,占據了飯店一隅,然后開始點菜。 飯店的菜都用粉筆寫在一塊小黑板上。 王憶過去看了看,先前招徠他們的漢子拿起紙幣開始記,問道:「老板,你們吃點什么?」 飯店里的菜不少。 王憶看后點點頭,指著黑板說道:「這、這、這還有這,這幾個菜……」 「就點這幾個菜?不吃鰻魚飯了?」漢子詫異的問。 王憶說道:「不是,這幾個菜不要,其他的每個桌都給上一盤!」 看《我在1982有個家》最快更新請瀏覽器輸入--到精華書閣進行查看 為您提供大神全金屬彈殼的《我在1982有個家》最快更新,為了您下次還能查看到本書的最快更新,請務必保存好書簽! 535.招標蓋樓房免費閱讀.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