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世界那么大】-《夢回大明春》
第(3/3)頁
直隸鑄造的銅錢,一般只在直隸地區(qū)流通。各省都有自己鑄造的銅錢,而且價值不等,許多時候商人都難以換算。
即便是同一地區(qū)鑄造的銅錢,幣值也有差異。
就拿南直隸的金背錢來說,由于鑄造精美,用料十足,比當(dāng)?shù)氐钠渌~錢更討喜。于是乎,一文金背錢,往往可值其他銅錢兩文、三文,甚至是五文、十文!
這么說吧,一個南直隸山區(qū)的農(nóng)民,挑著農(nóng)副產(chǎn)品到南京城售賣,光是銅錢幣值就能將其搞暈,不被坑個死去活來反而稀奇。
這還沒把假錢計算在內(nèi),銅包鐵、銅包鉛的假錢遍地都是,有時候?qū)iT鑒定貨幣的行家都會走眼。還有刮銅占便宜的,即把銅錢邊沿刮下來,刮剩下的銅錢瞬間貶值。
認(rèn)真講來,收到古錢反而更放心,因為民間不會私鑄“開元通寶”、“慶歷通寶”之類。
嗯,唐宋時期的銅錢,在明代也照用不誤,而且還是特么硬通貨。
“外面的世界好復(fù)雜啊!”王淵忍不住感慨。
貴州這破地方,就沒那么多彎彎繞繞。
寨民們下山做交易,主要形式為以物易物。別說銀子,就連銅錢都很少使用,更不存在收到假錢的情況。
沈師爺笑道:“說起錢幣,我倒想起一個趣聞。數(shù)年之前,我隨恩主宴飲聚會,有個云南進(jìn)士說,他們那邊還在使用海貝。”
“貝殼?”王淵感覺自己的認(rèn)知下限,今天怕是要被刷新得沒底兒了。
其實別說明朝,就連到了清朝,云南那邊都還在使用貝殼做貨幣。
據(jù)史料記載,明嘉靖二十七年,云南有個叫董一言的軍戶,將房子賣給一個叫鐘大用的軍戶,作價白銀二十四兩。但害怕銀子摻假,決定改用貝殼交易,折算為貝殼二千一百六十卉。
貝殼居然比銀子更值得信奈,你能想象?
王淵對大明朝更加好奇,連忙追問其他生活常識。
沈師爺回憶著自己精彩的前半生,感慨道:“說起江南風(fēng)物,最難忘的還是魚翅。其味甚美,還可益氣養(yǎng)神,實乃滋補之佳品!”
我靠,明代就有魚翅了?
都是大明朝,這江南和貴州的差別也太大了吧。
一個已經(jīng)流行魚翅,一個遍地原始部落,簡直屬于兩個不同的世界。
王淵那沉寂多年的精神世界,猛然就活躍起來,他不甘心窩在貴州,迫不及待的想出去看看!
(女主角色是老王添加的,提前透露一下而已。)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