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最后一天傍晚,東閣內點燃蠟燭,大家把浮簽撕開統計成績。 當看到李東陽給會試前三全部畫圈,楊廷和不禁暗罵一聲老狐貍。 千萬不要指望一個政壇老烏龜,是什么鐵骨錚錚的正人君子,李東陽奸猾陰險得很呢。 放在前些年,李東陽的風評差到極點,扳倒劉瑾之后才猛然好轉。再加上他大權在握,以前干的那些腌臟事,都變成為了除去閹宦而隱忍演戲。 至于這半年來提攜后輩,在楊廷和看來不是為國拔才,而是為他李東陽的子孫后輩攢人脈。 比如這次科舉舞弊案,李東陽處理得是真老辣。 工科左給事中馬卿成為倒霉蛋,成了所有會試考官的替罪羊,直接相關責任人靳貴卻屁事沒有。 如果再把王淵、金罍的事情扛下,那李東陽就是鐵肩擔道義。擔任考官的那些官員,都必須承李東陽這個情,其中包括王陽明在內。 李東陽有何損失? 黑鍋都被倒霉蛋馬卿給背了,還把工科左給事中的位子騰出來,正好可以換上李東陽的心腹。 損失都是別人的,好處都是自己的,可以在致仕之前,留下更好的名聲、更寬的人脈! 楊廷和的猜測很陰暗,卻距離事實不遠。 但在李東陽看來,這是公私兩便的事情,給自己撈好處的同時,還能為國拔才,何樂而不為呢? …… 大概花了兩個時辰,閱卷統計結果出爐。 第一名,楊慎,滿分,十四個“○”。 第二名,余本(會試第一百九十二名),十二個“○”,兩個“△”。 第三名,鄒守益,十一個“○”,三個“△”。 王淵排在第九十八名,三個“○”,兩個“△”,四個“丶”,四個“丨”、一個“x”。 楊廷和拿著王淵那份答卷,感慨道:“此人的卷子,一言難盡。” 楊一清笑道:“我倒是覺得言之有物?!? “哈哈,大膽敢言,此子可為御史?!贝罄硭虑鋸垈愋Φ?,他給王淵打的也是圈。這位先生乃言官出身,擔任監察御史巡視各地,復又以斷理冤案名滿天下,他知道王淵寫的許多內容都是實情。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