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9【入幕之賓】-《夢回大明春》
第(2/3)頁
張璁說:“百余年來,福清薛氏所出的進士,僅二三人而已。但薛氏與林氏世代聯姻,而林氏如果算上旁支,進士已出了數十個!薛氏、林氏之宗脈,不但遍及福建,而且已經擴散到浙江和廣東。”
這些內情,海盜出身的龐健,是不怎么清楚的,還得問張璁這種舉人才行。
王淵問道:“浙江本地就沒有海商嗎?”
張璁說道:“有,但不成規模。浙江無論是士紳,還是逃戶海盜,但凡想要做海商,都必須去福建訂購海船。而福建海船,又被福建大族所控,怎會讓浙江海商壯大起來?福建本地豪紳,主要還是做陸商,他們四處收購貨物,賣給福建海商遠赴日本銷售。”
正德時期的海盜,還真不夠看,在豪族海商的打壓下,根本無法形成汪直、鄭成功那樣的大海盜。
比如天順年間的福建海盜嚴啟盛,此人乃“澳門開港始祖”,一度縱橫南海。即便如此,嚴啟盛也只敢在南海蹦跶,主要從事東南亞貿易,不敢來浙江、福建跟豪族海商搶生意。
甚至,連海盜組織體系,都是跟福建海商學的,有舶主、船主、財副、總管、直庫等職務。
其中舶主最牛逼,統管航行指揮、船貨買賣、疏通官府等等,屬于真正的“噠哪”。有些舶主干脆不自己出海,只出錢打造海船,招攬海商、海盜,或者干脆把船租出去收傭金。
王淵仔細理清思路,又問:“浙江最大的陸上供貨商是誰?”
“寧波楊氏。”張璁有問必答。
王淵繼續打聽:“寧波楊氏有何跟腳?”
張璁說道:“元末明初,整個縣都是楊家的。太祖皇帝打擊豪右,楊氏禮房一脈直接絕嗣,義房一脈拋家舍業,只剩下幾間草房。楊氏族長與夫人,連下葬墓地都找不到,可謂死無葬身之地。甚至被人誣告,連幾間草房都保不住,只能再次遷居以租房棲身。“
王淵唏噓道:“這個楊家,也算多災多難了,居然還能東山再起。”
張璁說:“楊氏雖拋家舍業,卻從未丟棄書本,家傳《易》、《詩》、《書》,三經皆通,信奉陸氏心學。”
又是一個陸門心學信徒,好像商人都喜歡陸九淵。
王淵問道:“這楊家連土地和房子都沒有了,他們靠什么謀生?”
張璁說:“教授私塾,勉強為生。”
王淵又問:“如何發家的?”
張璁笑道:“楊氏一門通三經,在國朝之初非常罕見,靠教書就建起了三四進的大宅。他們又遵從陸門心學,于商賈之道頗為精通,以殖貨之業便家資充盈。”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