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3【明武帝】-《夢回大明春》
第(1/3)頁
內閣大臣,六部尚書,六科給事中,都察院與五寺、六軍、宗人府主官,全部被皇貴妃招來匯聚一堂。
皇貴妃戴著面紗,拿出一份詔書:“此為陛下遺詔。”
皇權交接,有兩份文件最重要,一為皇帝遺詔,二為新皇即位詔。
明代皇帝的遺詔字數不多,大概在200到600字左右,但卻字字精煉、不得含糊。內容主要分為八個部分:回憶政績,檢討缺失,宣告將死,認定嗣君,囑托嗣君,叮嚀大臣,規定喪葬,撫定地方。
遺詔首先請內閣、司禮監、制敕房、禮部和三司驗證,須確認其真偽,再給大臣們宣讀。
眾臣聽完,神色各異。
朱厚照回憶政績的時候,把自己的文治武功都海吹一遍。同時又承認錯誤,說他不該重新宦官佞臣,致仕天下沸騰、叛亂四起。告誡太子要吸取教訓,叮囑大臣悉心輔佐新君,特別指出王淵是托孤重臣之一。
還說自己的葬禮,不必搞得太隆重。但陪葬品當中,必須有成吉思汗的遺物,必須陪葬一門火炮、一支火銃、一副千里鏡,還得是最新式的產品,不要拿老式玩意兒糊弄。另外,將來皇貴妃去世了,可以送進帝陵與他合葬。
遺詔宣讀完畢,朱載堻被請來,眾臣行禮叩拜嗣君。
楊廷和主寫即位詔書,這玩意兒得盡快公布,昭告天下新君已經即位,防止出現不必要的混亂。
先皇的葬禮,也要以嗣君的名義安排。
第二天,朱厚照的遺詔,朱載堻的即位詔,同時發往全國各地。
但新君不能立即登基,要把先皇的葬禮處理完畢。就算是葬禮結束,還得臣子勸進,三勸三辭,以彰顯孝道和仁厚,估計得拖到明年春天。
在登基之前,朱載堻只能算嗣君。
兩道詔書發出去后,嗣君詔書立即發到王家。拜王淵為文淵閣大學士,預機務,王淵終于入閣為輔臣。宋靈兒、黃峨的誥命也獲提升,而且升得不能再升,直接是正一品夫人。夏嬋、香香、綺云三位妾室,全部封為五品宜人。
同時,這次大捷立功的將士,也以嗣君的名義進行封賞。
就拿立下頭功的袁達來說,升龍虎將軍,拜上護軍,封定北候。
王淵入閣之后,第一件事,就是處理先皇葬禮。
按照先皇遺詔,葬禮不要太隆重,交給禮部照章辦理便是,但皇帝的廟號和謚號卻得認真討論。
蔣冕說道:“先皇廟號可為‘武’。”
王瓊立即反駁:“不妥!”
皇帝一死,內閣就開始爭起來。
王瓊屬于帝黨出身,怎么能容許朱厚照的廟號為“武”?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