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626【百年之法】-《夢回大明春》


    第(2/3)頁

    今后老百姓不用傾家蕩產服徭役,全民只交“一條鞭稅”。地方徭役,就包含在稅款當中,官員要做什么事情,官府直接拿銀子雇人完成。

    如此還有兩個好處:

    第一,解放勞動力。放松土地對人口的束縛,更能適應商品經濟的發展,也能為資本家提供更多工人。

    第二,減少層層盤剝。以前征收賦役,是州縣長官派遣差吏,再由差吏跟里甲長、糧長接洽,由里甲長、糧長負責直接征收。

    糧長因為要包賠,征不齊糧食自己補,許多糧長已經家破人亡,還能生存的糧長全是地方惡霸。里甲長同樣變質,心善的根本干不長,“優勝劣汰”下來的全是虎狼之輩。

    一條鞭法實行之后,州縣差吏直接跟百姓對接,繞過里甲長和糧長,等于減少一層盤剝。

    都說古代皇權不下縣,朱元璋那會兒則不然,皇帝可以直接管到村里。靠的就是里甲長和糧長,這在當時是非常進步的,到了明中期則變成惡政,原因是地主官僚階層大興、土地兼并嚴重和商品經濟繁榮。

    里甲長和糧長制度,已經不符合時代發展,反而成為阻礙社會公平和進步的老玩意兒。

    王淵那個“盛世之土,永不加賦;盛世之民,永不加役”,是要等到全國清田完成,以新量田畝為基準、以固定人口為基準,結合各州縣最近十年的賦役平均數,來制定一條鞭法的地方賦役額度。

    即一個州縣,定下所需征收賦役的總額,再平攤給地主和小民。地方田畝越多、人口越多,平攤到每個人頭上就越少,今后世世代代都不許增加!

    聽起來似乎是胡來,會導致國家繁榮之后,朝廷稅收卻沒法增加。

    但必須弄清楚幾個事實:

    第一,這些稅銀,大部分是地方稅,中央國稅只占很小一部分;

    第二,以官僚地主的尿性,就算國家持續繁榮,今后上交國庫的稅收也不會增加,甚至還會持續不斷減少。

    就拿朱元璋時期,跟正德末年相比較,全國在冊田畝數量減少一半,即需要繳稅的農田有一半憑空消失。而全國在冊人口,增加非常緩慢,一遇災荒戰亂反而還減少。這就導致,大明發展一百多年,中央和地方收稅越來越困難。

    王淵喊出永不加賦,是不準官員巧立名目攤派,跟財政收入沒有半毛錢關系。

    若有一天,大明真的行將就木,估計也不會堅守什么祖制,該加派還是得加派。就像歷史上,崇禎瘋狂加派“遼餉”一樣,朝廷才不管老百姓的死活。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