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4【太師】-《夢回大明春》
第(1/3)頁
張璁死后是火化的,長子、長媳帶著其骨灰,跟奔喪的王淵結(jié)伴離開京城。
明代江南地區(qū),火葬極為常見,不要把古人想得太迂腐。
至于有品級的官員,必須異地為官,往往客死他鄉(xiāng),因此同樣經(jīng)常火化。動輒千里路程,你想運遺體回去?那得真有趕尸人方可。
一些官員家屬為了彰顯孝道,堅決不把長輩火化。結(jié)果運到半路就開始腐爛,只能中途選一塊風(fēng)水寶地,于是就出現(xiàn)讓人費解的墓葬——浙江官員任職于四川,但卻被埋在湖廣,不看墓志銘根本搞不清啥情況。
淮安,清江浦。
鐵路已經(jīng)修到此地,前方被黃河擋住,暫時沒有再往南邊鋪設(shè)。
王淵走出火車站,對張遜志說:“張兄,令尊骨灰歸鄉(xiāng),切記不得宴請賓客。秉用先生恪守禮節(jié),莫要壞了他生前德行。”
張遜志拱手道:“在下謹記。”
按照古禮,喪葬可以大辦,也可以從簡,但絕對不能請人吃吃喝喝。
張璁生前,對江南陋俗極為鄙視。他說江南之人,父母活著不知盡孝,父母死了卻大操大辦,不但宴請賓客吃吃喝喝,還請戲班子來吹吹打打,可謂不孝無禮至極。臨了,張璁又噴佛教,說這種民風(fēng)陋習(xí),都是因佛教法事而起,甚至把道教都帶進溝里。
張遜志得到王淵的告誡,回鄉(xiāng)之后一切從簡,只設(shè)靈堂供親友吊唁,又略備瓜果飲水招待。
張閣老一生守禮,死后亦守禮,在江南傳為美談。
卻說王淵在清江浦渡過黃河,漕運官員連忙通報消息。來到淮安水驛碼頭時,地方文武官員紛紛來見,有些在那兒等了好幾個小時。
見王淵所乘官船靠岸,有滑頭小吏大喊:“當(dāng)朝太傅王閣老若虛公大學(xué)士駕到!”
官船都還未停穩(wěn),岸邊的文武官員,就已經(jīng)齊刷刷拜倒。
王淵表情平淡,不喜不悲,站在船頭問道:“這里誰是主官?”
一個文官跪地抬頭:“下官淮安知府賈應(yīng)春,叩見太傅大學(xué)士!”
一個武官單膝跪地:“下官前軍右都督劉璽,拜見太傅大學(xué)士!”
王淵踩著梯子來到岸上,沒有理會淮安知府,而是親手將劉璽扶起,笑道:“吾在京中,亦聽聞‘青菜劉’大名?可還頓頓吃青菜?”
劉璽受寵若驚,順勢起身說:“托太傅的福,雖時常還吃青菜,但家里每月可吃三頓肉。”
“能吃肉就好,”王淵拍著劉璽的肩膀,高興道,“你是清官,可清官也該吃肉。哪有清官不享福,只讓貪官享福的道理?為眾抱薪者,不可使之凍斃于風(fēng)雪。哪天清官也能頓頓大肉,這天下便是真正的盛世。”
劉璽激動得渾身發(fā)熱,雙臂顫抖抱拳:“太傅謬贊,下官實在汗顏。”
淮安知府賈應(yīng)春,此時還跪在地上,頓時奉承說:“太傅金石之言,弟子必當(dāng)一生牢記!”說著,這貨竟當(dāng)場拿出紙筆,將“為眾抱薪者,不可使之凍斃于風(fēng)雪”記錄下來。
王淵撇嘴道:“你是物理門人?”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