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禁小说,管理书籍排行榜,古风君子以泽,有声小说在线收听网

大結局 第十七章 奇跡-《明朝那些事兒》


    第(3/3)頁

    這個世上,但凡有人的地方,就有斗爭,但凡斗爭,就有譜,包括政治斗爭,一般說來,把對手弄到偏遠山區,回家養老,也就夠本了,沒必要趕盡殺絕,但這事,也因人而異,比如溫體仁,就是個沒譜的人。

    不知是他太過得意,還是太恨錢謙益,總之他沒打算按著譜走,某天突然心血來潮,想起在那遙遠的江南,還有個沒被整死的錢謙益。

    沒整死,就往死里整。

    但他畢竟位高權重,如果要自己動手,傳出去實在太丟面子,而且容易留下把柄,所以他決定,借刀殺人。

    他借到的刀,就是張漢儒。

    之所以找到張漢儒,因為這人是個衙門師爺,小人物,無論如何,跟內閣首輔,都是扯不上關系的,而且張師爺長期在法律界工作,對拍黑磚之類的工作非常熟悉,且樂此不疲。

    果然,接到工作指示后,張師爺連夜工作,寫出了一份狀子。

    所謂小人物,在寫狀子這點上,是不恰當的,當年大人物楊漣告魏忠賢,總共二十四條大罪,而張師爺告錢謙益的罪狀,有五十八條。

    這五十八條罪狀,堪稱經典之作,包括貪污、受賄、走私、通敵、玩權、結黨,總而言之,只要你能想到的罪狀,他都寫了。

    但錢謙益倒沒怎么慌,因為這份狀子寫得實在太過扯淡,都趕回家當老百姓了,還貪污個甚?玩權、掌控朝政,基本就是胡話,崇禎這么精明的人,是不會信的。

    可是他到北京,就真慌了,因為他在朝廷的朋友告訴他,他的罪狀,皇帝已經批了,即將定罪。

    其實錢謙益同志應該有點思想準備,要明白,溫體仁是首輔,所有的公文,都是他票擬的,底下送上來,他簽個字,皇帝都未必看,要收拾你小子,小菜。

    錢謙益不愧是當過東林黨領導的,雖然回家消停幾年,威望依然很大,他被抓過來,很多人出面,什么給事中、郎中、尚書,包括大學士,都幫他說話,說他很冤枉,情節很曲折。

    全無作用,皇帝知道了,也沒理。

    因為溫體仁要的,就是這個效果。

    八年前,兵強馬壯的錢謙益,沒能干過勢單力孤的溫體仁,是因為溫體仁同志精通心理學。

    他很清楚,說話人再多都沒用,說了能算的只有崇禎,而崇禎最討厭的事情,就是拉幫結派,幫忙的人越多,就越壞事,都八年了,錢大人還沒明白這個道理,實在毫無長進。

    所以外面越是起哄,皇帝就越不買賬,錢謙益同志的腦袋,就離鬼頭刀越來越近。

    溫體仁已做好慶祝準備,等待著錢謙益被殺的那一天。

    對此,錢謙益頗有共識,他雖在牢里,消息很靈通,感覺事情不太對勁,就親自寫了幾封信,托人直接交給皇帝,為自己辯解。

    但結果很不幸,皇帝大人壓根沒看,很明顯,他對錢謙益同志,是比較厭惡的。

    錢謙益終于走到了絕路,幫忙沒用,辯解沒用,找皇帝都沒用,找什么人似乎都沒用了。

    等著他的,只有喀嚓一刀。

    有句俗語:萬事留一線,將來好見面,這句俗語,用比較通俗的話說,就是沒必要逼人太甚。

    被逼得太甚的錢謙益,在陰暗的牢房里,終于使出了殺手锏。

    關于錢謙益同志,之前介紹的時候,漏了一點,這位仁兄除了是東林黨的頭頭外,還有個關系——他中進士的時候,錄取他的老師,叫做孫承宗。

    孫承宗同志,大家都很熟悉了,很有本事,除了能打仗外,也能搞關系,魏忠賢在的時候,都拿他沒辦法。

    但問題是,孫承宗已經退休好幾年了,說話也不好使,讓他出面,估計也很麻煩。

    錢謙益并沒有幻想,他所以找到孫承宗,只是希望孫老師幫他找另一個人,這個人的名字叫做曹化淳。

    曹化淳,是知名人士,我依稀記得,在金庸的小說《碧血劍》里,他是個死跑龍套的,且跑過好幾回。

    但在崇禎十年的時候,他是司禮監秉筆太監,崇禎的親信。

    在當時,能跟溫體仁較勁的,也就只有他了。

    但問題是,這位太監同志跟溫體仁無仇,錢謙益也并非他的親戚,犯不上較這個勁。

    但錢謙益認定,這個人,能幫他的忙,救他的命。

    憑什么呢?

    就憑十年前,他曾經寫過一篇文章。

    其實這篇文章,跟曹化淳并沒有絲毫關系,但錢謙益相信,看著這篇文章的份上,曹化淳是會幫忙的。

    因為這篇文章是王安的墓志銘。

    我講過,很久以前,魏忠賢是王安的親信,但我沒有講過,當時王安的親信,還有一個曹化淳。

    這似乎是個比較復雜的關系。大致是這么回事。

    錢謙益去找曹化淳幫忙,因為他曾經幫王安寫過墓志銘,而曹化淳是王安的親信,所以看在死人的面子上,多少要幫點忙,外加他的老師孫承宗,面子比較廣,托他出面,還有點活人的面子,死人活人雙管齊下,務必成功。

    成功了。

    曹化淳得知消息,非常吃驚,加上這人跟著王安,還有點良心,感覺溫體仁太過分,就答應幫個忙。

    當然,找完了人還得聽消息,錢謙益找了個人,天天去朝廷找人打聽情況,連續找了三天,都沒人理會,毫無消息,第四天,他得到準確的口信:可安心矣。

    可安心矣的意思,就是這事已經搞定,收拾行李,準備出獄。

    錢謙益也是這么理解的,他相信曹化淳已經解決了一切。

    曹化淳原本也這么認為,他上下活動,估計再過幾天,事情就結了。

    可是偏就沒有結。

    因為溫體仁又來了。

    溫首輔以為錢謙益必死,沒想到過了幾天,竟然連曹化淳都折騰進來了,這樣下去,事情就黃了,既然干了,就干到底,所以他決定,連曹化淳一起整。

    他先散布消息,說錢謙益跟曹化淳合伙,然后還找了個證人,讓他出面,指證錢謙益給曹化淳行賄,最后為萬無一失,他還請了假。

    每次但凡要整人時,溫體仁就會請假,回家呆著,這意思是在我請假期間,發生的任何事情,我既不知道,也不在場,事完了,拍拍屁股再去上班。

    其實對溫體仁而言,錢謙益死,還是不死,都沒多大關系,反正就政治地位而言,錢地主已經是個死龍套。

    可做可不做的好事,最好做,可做可不做的壞事,最好不做??上В瑴伢w仁同志沒有這個覺悟。

    在他看來,錢謙益已經是個平民,而袒護錢謙益的曹化淳,不過是個司禮太監,作為內閣首輔,要辦這兩個人,是很容易的。

    可惜他不知道,曹化淳這個人的復雜程度,遠遠超出他的想象。

    因為曹化淳非但是太監,還有特務背景,他原本在東廠干過,到司禮監后,跟現任東廠提督太監王之心是哥們,關系很鐵。

    而今溫大人竟拿他開刀,實在是搞錯了碼頭,曹公公勃然大怒,立刻跑到東廠,找到王之心,商量對策,畢竟溫體仁老奸巨猾,無懈可擊,要徹底搞倒他,必須想個辦法。

    商量半天,辦法有了。

    先去找皇帝,主動報告此事,說事情很復雜,后果很嚴重,于是皇帝大人也震驚了,下令嚴查,事情鬧大了。

    接下來,就是去抓人,溫體仁是沒法抓的,但張漢儒一干人等,隨便抓,抓回來,就直接丟進東廠。

    據說東廠的刑罰,總共有上百種,花樣繁多,能夠讓人恨自己生出來,比什么測謊儀好用多了,所以但凡丟進這里的人,都很誠實。

    張漢儒之流,似乎也不是什么鋼鐵戰士,按史料的說法,進來的頭天晚上,曹化淳去審了一次,就審出來了,除了交代本人作案情況外,連幕后主使溫體仁先生的諸多言行,也一起交代了。

    曹化淳拿到口供,立馬就奔了崇禎,崇禎看過之后,沉默了很久,然后,他說了四個字:

    “體仁有黨!”

    這四個字的意思,用江湖術語解釋:溫體仁,是有門派的。

    崇禎是不喜歡門派的,作為武林盟主,任何門派他都不喜歡,像溫體仁這種人見狗嫌的家伙,雖然討厭,但用著放心。

    然而這件事清楚地告訴他,溫體仁同志也有門派,雖然門派比較小,但再小都是門派。

    然后,他拿來了一封奏疏。

    這封奏疏是溫體仁的辭職信,按照他的傳統,為了徹底表示自己的清白,他寫了這封文書,說自己身體不好,估計也幫不了皇帝了,希望讓自己回家養老。

    類似這種客氣信件,崇禎也會客氣客氣,寫幾句挽留的話,然后該怎么干還怎么干。

    然而這一次,在這封奏疏上,他只寫了三個字。

    奏疏送到溫體仁家時,他正在吃飯,他停了下來,等待著以往聽過許多次的客套話。

    然而這一次,他只聽到了三個字——放他去。

    放他去的意思,大致有以下幾種:滾、快滾、從哪里來,滾哪里去。

    據說當時就暈了過去。

    溫體仁終于倒了,這位聰明絕頂的仁兄,從頂上摔了下來,他落寞地回了家,第二年,死在家鄉。

    明代最后的一位權奸,就此落幕,確實,最后一個。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