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君瑞退賊-《西廂記》
第(3/3)頁
老夫人道:“先生,今日危在旦夕,所以佛殿許婚。先生若能退卻強盜,老身一言既出,駟馬難道!”
張生聽了,心中大喜,當即起身,搶上一步,倒身下拜道:“承蒙老夫人抬爱,晚生張珙敢不從命,請受晚生一拜!”
老夫人忙道:“先生請起,請起!”
這時,紅娘一直在旁邊,一切場面都看得一清二楚,心里說不出的高興,難得這秀才一片好心,與我們崔家非親非故,卻能夠挺身而出,來管這份閑事。但愿他能有諸葛亮之才,橫掃了這五千賊兵。那時,不但賊兵可退,而且小姐也可了卻一樁心愿,我紅娘也可以得到一個好姑爺。剛才我在小姐面前錯怪了他,真不好意思,現在得趕快向小姐報喜去。走了幾步,又站下了,心想且慢,這傻角有沒有退賊的本領,不要說嘴郎中無好药,看看再說。于是又返回原地。
長老道:“相公請起,請起!”
老夫人道:“先生請坐,請教退賊之計?!睆埳?#36523;坐定,說道:“老夫人但請放心,不用害怕,不是晚生夸口,只要略施小計,管教掃除賊兵,保存寺院,免去眾僧俗的災禍,老夫人一家大小不叫傷害一個!”
老夫人聽了,心想這都是空話,退不了賊兵,仍是枉然,于是道:“有先生籌劃,老身極為放心,請教良謀?!?
張生道:“晚生有一故人,同鄉同學,又有八拜之交。此人姓杜名確,雙字君實,也是官宦子弟,乃太宗皇帝駕前宰相杜如晦的重孫。他壯志凌云,不襲門蔭,考中了賢良科舉,能開六石之弓,熟習八陣之法,文韜武略,滿腹經綸,內懷信義之心,外有威嚴之色。初任郡城,地方盜賊絕跡;后守邊疆,胡骑不敢來犯。武備德修,將士歸心。臨陣使一柄大刀,冠絕古今,爱骑一匹雪白龙駒寶馬,人稱‘白馬將軍’。目前在蒲關鎮守,威名遠震,敵不敢犯。晚生已修書一封,只要送往蒲關,兄長定會前來救助。”
老夫人道:“多謝先生仗義相助。杜將軍確是當世名將,令人敬佩,有他出兵,何愁賊人不滅。不過,此法雖好,無奈賊人威逼得紧,蒲關離此尚遠,只怕遠水救不了近火,蒲關大軍未到,強盜已經放火殺进來了,又將如何?”
張生道:“請老夫人不必擔憂,晚生還有一條緩兵之計?!?
老夫人聽了,心想,這秀才足智多謀,我把女兒送給他也值得。說道:“如此,請教先生那緩兵之計?”
張生道:“老夫人,這一條緩兵之計嘛,要用著長老了?!闭f著就向法本長老拱拱手。
長老一聽,嚇了一大跳,忙搖手說道:“相公,你弄錯了!想老衲年事已高,手無縛鸡之力,哪里會沖鋒陷陣?還是另請高明吧!阿彌陀佛!”說著,向張生合十頂禮。
張生道:“長老不必驚慌,并非要你出去和強盜廝殺,是要借重你鬢發如霜的法相,一寺之主的身份,請你去和強盜說幾句話?!?
長老道:“阿彌陀佛!老衲只會誦經念佛,沒有蘇秦、張儀的口,陸賈、酈生的舌,怎么能做得了說客?”
張生道:“長老,豈不聞‘生公說法,頑石點頭’。你在講經說法時,可以說得天花亂墜,一定會成功?!?
長老道:“這些強盜比石頭都不如,點不了頭,老衲難以勝任?!?
張生道:“長老不必懼怕,又不要你去和強盜面對面說。請問長老,在寺內有沒有可以登高了望的地方,能夠和寺外的強盜對話?”
長老道:“有呵,就是在頭山門內的鐘樓?!?
張生道:“長老,你只須登上鐘樓,對強盜如此如此說,強盜絕對不會傷害你,而且還會暫時退出一箭之地。長老,可以嗎?”
長老道:“計策是不錯,要老衲一人前往,尚無此膽量?!?
張生道:“無妨,小生陪同你前往就是了?!?
長老道:“如此甚好!有相公在旁助威壯膽,老衲遵命就是?!?
于是兩人告辭了老夫人,直奔鐘樓,撩衣拾級而上。已經聽得人聲喧嘩,馬匹嘶叫,開窗一望,只見寺外旗幡招展,刀枪生光,軍容不整,陣法零亂,好一群烏合之眾。嘍羅們個個橫眉豎目,惡狠狠的好似兇神惡煞一般,正在搖旗吶喊,虛張聲勢。長老見了,兩腿不由自主地抖动起來。
張生見狀,安慰長老道:“長老休怕,你在樓上,他們傷不了你,趕紧和他們對話!”
再說寺外的強盜們,見寺內一直沒有动靜,不由得焦躁起來,正想叫陣,忽見寺里鐘樓上的窗子打開了,從窗口探出一個光頭來??拷介T的值哨嘍羅見了,以為寺內有人偷看軍情來了,就大聲喝道:“呔!鐘樓上的人聽著:速把窗門關閉,否則要開弓放箭啦!”
張生連忙道:“長老,趕快答話!”
長者慌忙答道:“好漢們且莫放箭,老僧有話,請大王前來答話?!?
嘍羅們聽了,就把弓箭放下,到大帳稟報孫飛虎道:“稟報大王!”
孫飛虎正在帳篷里發怒,按他的性子,就要立刻殺进寺內,把鶯鶯小姐搶了就走,豈不痛快。無奈要搶的是相国千金,不得不客氣一些,真是強盜學斯文!見小嘍羅來報,問道;“何事報來?”
小嘍羅道:“普救寺里有一個老和尚,在鐘樓上請大王爺到寺前答話?!睂O飛虎聽了,說道:“閃開了!帶馬!”他踏鐙上馬,一抖絲韁,直往寺前,對著鐘樓大叫道:“呔!和尚聽著:速把鶯鶯小姐獻出,萬事皆休,若有半個不字,本大王要放火燒寺,把僧俗人等殺一個鸡犬不留!”
長老往下一看,見孫飛虎生的那般模樣,嚇得膽戰心驚。只見那孫飛虎腆著一個似婦女十月懷胎樣的大肚子,三角眼,大鼻子,粗嘴唇,闊腦門,豎眉毛,寬下頦,海下一部刺猬毛般的紅胡子,簡直是人怕鬼搖頭。頭戴一頂紅彪彪的紗巾,身披一領云雁金縷藍戰袍,護心鏡耀日生光,套一雙抹綠狼皮戰靴;腰間右邊掛一張鐵胎弓,左邊掛一壺狼牙箭,手拿一柄簸箕來大的開山斧,胯下一匹青鬃戰馬,裝作威風凜凜,實則猥瑣非凡。長老倒吸了一口涼氣,道:“好怕人也!嚇死老僧了也!”
張生見了孫飛虎,也微微吃了一驚,心想這狗強盜長得如此丑陋,妄圖強搶我家小姐,真是癩蛤蟆想吃天鵝肉,有我張珙在,狗強盜休想得逞!聽得長老叫怕,心想這不是害怕的時刻,忙道:“長老休得害怕,速速答話!”長老定了一定神,壯著膽子說道:“大王,請暫息雷霆之怒,且聽老僧說來:相国夫人聽得大王虎駕前來,本待早把小姐獻與大王,無奈她們母女情深,小姐嫁給大王以后,不知何年何月再能見面,一時難舍難分。大王你若是鳴鑼擊鼓,大叫大嚷,把小姐給嚇死了,豈不可惜!老夫人言道:“大王若要做女婿,請按兵束甲,退出一箭之地,讓她們母女敘別一番,然后再獻與大王。”
孫飛虎道:“本大王已經等得不耐煩了,要馬上成親,時間不能太久!”長老又說道:“再說鶯鶯小姐現有父喪在身,目前正在做除服道場,等三日功德圓滿,脱了孝服,換上大紅吉服,倒賠妝奩,一定獻與大王?!睂O飛虎大叫道:“不行!三天不行!”
長老道:“大王息怒,若是今天就把小姐送出,小姐穿了一身孝服來到軍中和大王成親,恐怕對大王不利。大王請三思!”
孫飛虎聽了,覺得很有道理,最近軍情確是很不順利,別再惹些晦氣來,弄成一個光桿大王,那就糟了!想到此处,道:“既然如此,限你三日。老禿驢聽著,是連今天三日,三日之后若不送來,我要你們人人皆死,個個不存!你對夫人說去,像這樣好性兒的女婿,打了燈籠也找不到,教她就招了俺這個好女婿吧。”說罷,轉身發號令道:“兒郎們,后退一箭之地!”就領了嘍羅們回大帳去了。
長老抹了一把汗,對旁邊的張生說道:“相公,強盜已經騙走了,你也聽到,三日后不送出去,大家便都是沒命的了!相公,這三日時光易逝,還望相公速速退賊?!?
張生道:“這倒不妨。我這里有一封給杜確將軍的書信,此地離蒲關只有四十五里。請問大師,寺院內可有能人敢到蒲關去送書信?”
長老道:“若是白馬將軍肯出兵,怕什么孫飛虎!若說是送書信的人,寺里倒有一個。老衲有一個徒弟,法名惠明,平日不念經文,就喜歡喝酒打架,老衲也拿他沒奈何。這個徒兒,生性戇直,你如果求他去,那是殺了他也不去的,一定要用言語去激他,不讓他去,他就是死也一定要去的。相公,你會激將法嗎?”
張生道:“有這個人選就好,一切就看小生的手段吧!”說罷,和長老一起下了鐘樓,來到大雄寶殿,對著滿殿的僧俗人等說道:“強盜孫飛虎圍困了寺院,我等豈能坐以待斃?小生有一故友,人稱白馬將軍,現在鎮守蒲關,我已修書一封,要寄給杜將軍,請他帶兵前來解救,這是生死存亡的大事,你們僧俗人等有誰敢突圍前去蒲關投書?有誰敢去?”
眾人聽了,你看看我,我望望你,都不吭聲。他們也都知道,這位書生忙进忙出,是為了大家的身家性命,無奈自己沒有這份能耐去突圍送信,只有悶聲大發財了。
張生見大家默不作聲,也并不怪罪大家,他知道此事關系重大,并非隨便什么人都能勝任。一旦用非其人,書信落到了孫飛虎手里,其后果不堪設想。何況他已經有了人選了,那就是莽和尚惠明?,F在這和尚不知躲到哪里去睡大覺去了?要設法把他給激出來,于是又說道:“小生曾聽說本寺之內有一位師父,武功蓋世,是個爱打抱不平的仗義之人,今天為何一言不發?是否沒有到場?還是沒有膽量前往?”
再說那惠明和尚,原是胡族后裔,自幼喜歡舞枪弄棒,走馬打獵,又長得魁梧剽悍,力大無窮。后來父母雙亡,他覺得世道險惡,就看破紅塵,到這普救寺出家來了,他人是出了家,可心沒有出家,他不念法華經,不禮梁王懺,不清不凈,只有一個潑天大的膽。又爱打抱不平,动不动就要拔拳相向,所以全寺的和尚都怕他三分,對他敬而遠之。雖說是佛門弟子,卻從不遵守三皈五戒,最喜歡偷吃酒肉,常說:“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坐。”喝醉了酒就撒酒瘋,長老也拿他沒辦法,就派他在香積廚燒火。今天他喝了三大碗老白干,微微有點醉意,正躺在灶前柴草堆里睡大覺,現在剛給外邊的吵嚷之聲驚醒,一問在廚下值日的小沙彌,知道強盜孫飛虎圍困了寺院,要洗劫佛地,殘害百姓。他聽了以后,真是“怒從心上起,惡向膽邊生”,殺人心逗起了英雄膽。他丟掉了僧伽帽,脱下了黑僧衣,拿起了一直閑置多年誅龙斬虎的戒刀,掛在腰間,兩手提起了經年不曾打磨的烏龙鐵棍,撒腿就往大殿而來。剛到大殿,就聽到了張生的話語,這不是分明對我惠明叫陣嗎?氣得他哇哇直叫,人未到,聲先至,“哇呀呀,阿彌陀佛,氣死我也!”這一聲吼叫如同焦雷一般,震得眾人耳朵嗡嗡直響,只見他兩手一分,排開眾人,直沖到張生面前,伸出蒲扇般的大手,說道:“相公,拿來!”
張生聽得一聲吼,就知道惠明被激出來了。等到惠明來到跟前,一看,??!好一個莽和尚!豹頭環眼,八尺身軀,好似出了家的子路,削了發的金剛,威風凜凜,殺氣騰騰。長老說的一點不錯,這送信的任務一定是非他莫屬了。不過,長老說的,此人是吃激不吃請的,有必要再激他一激,于是說道:“小師父,拿什么來啊?”
惠明道:“拿書信來,讓灑家投送到蒲關去!”
張生道:“此事非同小可,小師父,你有這個能耐送去嗎?敢不敢去啊?”惠明道:“相公,不是我貪,不是我敢,大踏步殺出那虎窟龙潭;也不是我搶奪,也不是我包攬,實在這幾天吃菜饅頭,嘴巴里淡出鳥來,舉戒刀今日開齋,那五千人也下需要煎炒烹炸,腔子里的熱血可以解渴,胸膛內的心肺可以解饞。再備好一萬來斤黑面,和合些酸黄齏、爛豆腐,我把這五千人做一頓饅頭餡,包剩下來的馀肉就把青鹽蘸著吞。”
張生道:“小師父勇武可嘉,你能挺身而出,一定能夠沖出重圍。不過,賊寇厲害,孫飛虎驍勇,你要留神才是!”
長老也說道:“張相公命你去蒲關寄信,你真的敢去?”
惠明道:“師父,相公,你們問我敢不敢,我要問你們用我還是不用我?你們怕孫飛虎的本事大,我說他能淫欲,會貪婪,身体淘空,已經不堪一擊了!老實說,別的人都是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只會撑飽了肚皮躺在僧房里裝聾賣傻,哪管他焚燒了寺院,殺盡了生靈。小僧是為了你這仗義的張相公和那善文能武的杜將軍,憑著這濟困扶危的一封信,用我的本領,一定要闖他一個人仰馬翻!”
張生道:“如果賊寇不放你過去。則將如何?”
惠明道:“相公,你放心,他怎敢不放?如若不放啊,哼!遠的就破開步用鐵棍掃,近的就順著手拿戒刀砍;有小的提起來把腳尖踢,有大的扳下來將他的骷髏頭鏟。我瞅一瞅古都都翻江倒海,晃一晃廝瑯瑯震山动巖;腳踏得赤力力地軸搖,手扳得忽刺刺天關撼。我從來是暴烈莽撞,不懂得心虛恐慌,磨練就的天不怕地不怕的膽壯。我欺硬,最怕软,能吃苦,不爱甜,拚著命提刀仗劍,那怕他阻擋不放!”
張生道:“小師父勇力過人,俠肝義膽,愿往蒲關冒險投書,小生代表全寺人等拜謝小師父的救命之恩!”說著,一躬到地,就把書信拿了出來,交給惠明。
惠明道:“張相公言重了,救人亦是救己?!闭f罷,接過書信,在懷里藏妥,提了鐵棍,背了戒刀,拜別了師父,再到香積廚去飽餐了一頓。此時已經天黑,惠明開了后山門,悄悄地沒入夜色中去了。
卻說惠明出了后山門,趁著天黑,一溜風地往外沖去。賊軍的主力大都在前山門的廣場上,分派在后山門的不多。巡哨嘍兵見從寺內沖出一個和尚,便放了一陣亂箭,并未射中,仍被惠明逃脱了。小嘍羅連忙去稟報孫飛虎,孫飛虎認為逃脱個把小和尚,無關大局,所以并不介意。哪知道就是這個無關大局的小和尚,偏偏斷送了孫飛虎的黄粱美夢。
惠明逃過強盜的封鎖線,不敢怠慢,撒開大步,直奔蒲關而去。剛剛天亮,已到蒲關,恰巧杜元帥操兵點卯?;菝鞯降棉@門,對守軍說道:“普救寺僧人惠明,有天大急事求見元帥。”
守軍入內稟報,道:“啟稟元帥,轅門外有一僧人求見?!?
元帥道:“命他进來?!?
不一會兒,守軍領了惠明进入大帳。
惠明上前打個問訊,道:“河中府普救寺僧人惠明稽首?!?
元帥問道:“小師父到此何事?”
惠明答道:“啟稟元帥,今有賊寇孫飛虎作亂,帶了五千賊兵,圍困寺院,欲搶劫故臣崔相国之女為壓寨夫人。有游客張君瑞,奉書令小僧拜投麾下,欲求將軍以解倒懸之危?!?
元帥道:“把書信拿來。”
惠明從懷里掏出書信,雙手呈上。
元帥接過書信,觀看以后,說道:“既然如此,小師父你可先走一步,本帥點齊兵將,隨后就到。”
惠明道:“時間紧迫,請元帥務必火速發兵?!?
元帥道:“那是自然。我雖然沒有圣旨發兵,但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大小三軍,應我號令:速點五千人馬,人盡銜枚,馬皆勒口,星夜出發,直至河中府,剿滅孫飛殼,解救眾百姓!”
五千人馬在杜元帥的率領下,疾如流星,不到半日,已經到了普救寺。
元帥一聲令下,把孫飛虎和他的嘍羅們團團圍住,眾將士高聲叫道:“賊兵速速棄械投降,免爾等一死!”
孫飛虎本來穩坐在大帳內做美夢,專等鶯鶯小姐來成親。忽聽得帳外金鼓齊鳴,喊殺連天,立刻從迷夢中醒來,披掛提刀上馬。出帳一看,只見對面一彪軍馬,旌旗招展,甲仗鮮明,一桿認軍帥旗上,寫著斗大一個“杜”字。他大吃一驚,暗暗叫苦道:“啊喲不好!白馬將軍到了!這便如何是好?”說來也叫人不相信,孫飛虎強狠霸道,天王老子都不怕,就怕白馬將軍,這也所謂一物降一物。那些嘍羅們,見了白馬將軍的軍隊,也都嚇得魂膽俱喪,因為他們都是白馬將軍手下的敗軍之將。來軍好似爺爺,賊兵如同孫子;來軍勢如龙,賊兵好像蟲。賊兵一個個都把弓箭解,刀斧撇,旌旗鞍馬都不顧,回頭來看著白馬將軍,聽候發落。有的則棄刀丟甲,趁亂逃走。孫飛虎原是杜元帥的手下敗將,如今倉皇應戰,戰不幾個回合,被元帥輕舒猿臂,從馬上生擒活捉過來,丟于地下,命小軍綁上了。
杜元帥高聲說道:“爾等原來都是渾瑊太師的部下,自從渾太師去世以后,無人統制,丁文雅又只知酒色,放松訓練,未加管束,想來你們只不過是為了搶掠一些財物,并無反叛朝廷之心。你們的父母妻子都在舊營,你們一旦忘記了国恩,勢必全部要被殺戮。我現在親自帶領了大軍前來征剿,殺你們這些無主亂軍,容易得好比割草。但恐怕在你們中間大多不是叛逆,只是脅從,不忍心把你們不分好壞,一概誅殺?,F在你們聽著:你們不是反叛的,可放下兵仗,靠東邊坐地;要反叛的,到西邊去列隊,準備決一死戰?!倍旁獛浽捯魟偮?,賊兵們都放下兵仗,跑到東邊坐在地上。杜元帥命令把孫飛虎推出斬首,其他嘍羅們全都寬大处理。
話說普救寺內,自從惠明連夜突圍以后,寺內的人都在提心吊膽,不論僧俗,都在口宣佛號,求菩薩保佑。其中最為憂慮的就是張生,他擔心惠明的安危,如果惠明有什么差錯,后果不堪設想;倘若已經沖了出去,計算路程,救兵也得明日中午才能趕到。思前思后,也只好聽天由命了。這晚,張生并來回書房,他哪能睡得著,只在大殿上踱來踱去。天亮以后,老夫人和法本長老都到大殿上來了。
老夫人道:“書信已經送去好久了,怎么還沒有一點动靜,真是急死人!”長老道:“阿彌陀佛!真是令人擔憂,但愿菩薩保佑?!?
張生見老夫人和長老一起來到,上前施了一禮,說道:“二位老人家不必擔憂,那白馬將軍與晚生情同骨肉,一定會來相救的。計算惠明小師父投書的時間,想來用不了多久,即可有好消息了?!?
正在議論之際,忽聽得寺外金鼓大震,喊殺連天。張生喜出望外,不禁大笑道:“哈哈,我家大哥來也!長老,你我速去鐘樓眺望?!闭f罷,拉了法本長老急忙爬上鐘樓,登高遠望,只見煙塵滾滾,旌旗蔽天,軍中一桿認軍帥旗上顯出斗大的一個“杜”字,果然是白馬將軍到了。再看賊營中人仰馬翻,亂作一團。少時,又見賊兵們一個個繳械投降,孫飛虎被处斬,五千賊兵。不到半個時辰,全部解決。合寺僧俗人等,無不興高采烈,額手稱慶。眾難民紛紛離寺回家,不一一細表。
張生和長老在鐘樓上見社元帥已經得勝,連忙走下鐘樓,到山門外迎接虎駕,把杜確邀进寺里。兄弟見面,格外親切。
張生道:“自別兄長臺顏,一向有失聽教;今日一見,如撥云見日,快何如之!更蒙救援,恩同再造!”
元帥道:“賢弟見外了!敢問賢弟,為何不到為兄營中來?”
張生道:“請大哥恕罪,小弟本來是要前來拜謁的,無奈偶得小病,行动不便,所以失禮了。”
崔老夫人得知賊兵潰滅,已經解圍,激动得眼淚直流,真是佛天保佑,也是崔門積德,方能逢兇化吉,遇難呈佯。就吩咐擺筵,為白馬將軍慶功。元帥見了老夫人,行了一個軍禮,說道:“杜確甲胄在身,不可以大禮拜見,請老夫人鑒諒?!?
老夫人道:“將軍,如此多禮,折煞老身了!”回頭對張生說道:“今日聊備小酌,為將軍慶功。張先生,請陪令兄入席?!?
張生道:“晚生遵命!”于是陪同元帥入席。分賓主坐定。席間,元帥道:“杜確有關防御,以致讓老夫人受驚,切勿見罪是幸!”
老夫人道:“將軍言重了!想老身母子的性命,都是將軍所賜,真不知怎么來補報哩!”
元帥道:“不敢不敢,這是小將的職責所在,何用言報!”
張生道:“這次請兄長來,因見老夫人受困,言道:誰能退得賊兵的,即以小姐許親。故此斗膽作書?!?
元帥道:“賢弟,既然有此姻緣,可喜可賀!”就對老夫人說道:“賢弟建退賊的計策,夫人佛殿許婚,如果說了作數,那是淑女配君子,美滿的一對兒!”
老夫人道:“只恐怕小女配不上君子?!?
張生道:“兄長現在有功于国,有義于友,有恩于蒲州的老百姓,朝廷一定會即刻封賞。到那時,一定前來拜賀?!?
元帥道:“你我弟兄,何用客套、他日大喜,當來慶賀?!闭f罷,起身離坐,說道:“愚兄軍務在身,不能久離蒲關,況且賊人尚有馀黨未除,未便在此久留。告辭了,請老夫人和賢弟勿罪!”
張生道:“大哥軍務繁忙,小弟也不敢久留,有勞臺候了!”
老夫人道:“將軍救命之情,老身一家感恩戴德,沒齒難忘!小女于歸之日,請將軍不棄,來舍間喝杯喜酒?!?
元帥道:“多謝老夫人盛情!后會有期?!?
元帥離席,張生和老夫人也起身相送,行至滴水檐下,元帥說道:“請老夫人留步!”
老夫人道:“恕老身不遠送了?!?
張生則把元帥直送至山門外臺階下,大家各道珍重,揮淚而別。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