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聽皇帝說了留中不發,素衣漢子聞言微微撇了撇嘴,心中還是有點小失望的,隨手將手中奏書扔到一旁一個朱漆木桶里,里面已經有了一堆同類,顯然是準備擱置或者作廢的。 這里要說一句,現代人一聽皇帝辦公就覺得看的都是大臣們寫的奏折,實際上奏折、折子是從后金朝才出現的稱呼,古之朝廷文書,漢定禮儀,則有四品:一曰章,二曰奏,三曰表,四曰議。 按功能來說,章以謝恩,奏以按劾,表以陳情,議以執異。 另有上疏、奏疏,是為臣子向帝王分條陳述的意見書。 今年是天啟五年,朝中有給事中郭興治上書朝中大臣議孫承宗的去留問題,其實早便有多人彈劾遼東督師孫承宗,說他冒領軍餉。 而東林黨方面因為天啟五年四月,東林黨人汪文言行賄受賄,案發。 魏忠賢便以之為突破口,逮捕了楊漣、左光斗、魏大中、袁化中、周朝瑞、顧大章六人下獄,后將六人殘害死于獄中,時人稱為“六君子”。 此時東林黨正惶惶不安,也有試圖營救六君子的,且講究清名的他們與務實的孫承宗雖然都屬于東林,卻不是一路人,因此也就沒有多少東林黨人在朝中支援孫承宗。 反倒是吏部尚書崔景榮這位重臣選擇支持孫承宗,朱由校還是對這位教過自己的老師很是信任的,于是下詔讓孫承宗繼續督師遼東,只是旨意中卻讓孫承宗精兵簡將,減少軍餉。 實在是朝中無錢,皇帝也很無奈,萬歷爺留下的那些家底經過三大征消耗,其實皇家內帑根本沒有人們想象的那般富足。 若非是天啟任用廠衛繼承他爺爺收取礦稅商稅的法子,恐怕天啟朝就要早上幾年步了崇禎朝時期一省的茶稅才收上來幾十兩白銀的可笑情況呢! 素衣漢子此時又拿起下一封奏本,稍稍看了眼內容,頓時眼角露出一絲笑意。 “皇爺,是兵科給事中李魯生的奏本,彈劾孫高陽筑大小凌河防線勞民傷財,不可持久的!”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