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蹭課-《開海》
第(3/3)頁
織布如此、手工藝更如此。
由于人的競爭,它可能無法讓每個人通過這個改變命運,但它確實能讓每個人過上相對過去更好的生活。
更重要的是,哪怕是村里的一家鐵匠鋪,一家手藝很好,原本有可能在某個半年一年沒有收入的時間就轉行去做佃農的鐵匠鋪,有了存活下來的希望。
讓遠在東洋的陳沐都感受到,這是個巨大變革的時代。
真正的變革不在于他制造蒸汽機,不在于他創造一些原本沒有的東西,那叫變化。
而在于去年過世的徐閣老,棺材被他家耕地的火德星君馱著進了墳地;在于大江南北的村莊忙著修鐵路,像過去十里八鄉大善人捐修土路一樣。
在于財迷皇帝靠著先參賽再當裁判,收攏天下煤礦賺得盆滿缽滿;在于運河沿岸的縣學教諭能帶著學子認識蒸汽船,鐵路沿線的鄉學先生能帶童子認識蒸汽機。
在與一條條鐵路連接郊野,在于這天下每個人都因這些東西的存在,而使原本的人生際遇發生了些許改變。
這是變革,無比巨大的變革。
大到就連東洋軍府的陳沐,也借著東洋大臣的身份進入亞州宗室大學。
名為考察教諭教學能力,實則借公職以謀私利,賴在課堂的最后一排蹭課,已經考察倆禮拜了,門兒門兒課都不落下。
現在讓他聽得津津有味的這堂課,教諭是宗室靖康王長子、輔國將軍朱履燾,講的是漢代公羊學派大復仇理論下視外夷非人的社會輿論與西葡諸夷大擴張環境下的視土人非人的區別。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