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延續-《開海》
第(3/3)頁
“這是一柄劍,天下初定之時可安天下,天下不境之時也可亂天下,因為人信了,電閃雷鳴都教人害怕。”
“只是每逢改朝換代,天人感應便又被拿了出來。”
說到公羊學派,可以毫不避諱地談起改朝換代。
而課堂后排的陳沐,則拿著小本本兒記錄下:儒是興于董生,也亡于董生,公羊學派限制君權思路是對的,但其寄望于天,這種違背孔子對鬼神敬而遠之的態度,是明晃晃的太阿倒持。
拿著劍刃把劍柄交到皇帝手上。
對于儒學早已亡的想法,陳沐想必講臺上的朱睦樒和他想的一樣,董仲舒的公羊學如果說還是儒,那后面儒就已經死了。
留下來的僅僅是個軀殼,它內部填充的是中原大地上所有人、一切的結合,什么都可以是儒,因為什么都是儒。
公羊學派最大膽、也是陳沐印象極深刻的不是推崇對于公仇的大復仇理論,那是繼承自孟子的東西。
而是張三世,即將社會分為衰亂、升平和太平三個階段,循環往復,君主有義務帶領百姓進入三代之治,指的是堯舜禹圣人在位的三代。
如果不能,這個皇帝是有問題的,換了吧。
陳沐倒不是想換皇帝,他只是由這個張三世,想到了清末的通三世,絕學的公羊派又被撿起來,與《禮記》聯系到一起,將三世分為衰亂、小康、大同。
他過來那會兒,國家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為目標。
那會他不懂,下一步是什么。
現在他懂了,下一步是天下大同。
歷史是延續的。
第(3/3)頁